在過去的2014年,中國碳市場建設全面推進。隨著“兩省五市”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市場體系的建立,國家發展改革委進一步加快推進國內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ccer市場)建設。
在2014年,國家發改委逐步探索CCER市場活動規范,奠定項目備案規則基礎,培育
碳減排交易市場意識,為逐步建立總量控制下的碳
排放權交易市場積累經驗。
1. 豐富市場元素,完善體系建設
從豐富CCER
方法學到擴軍交易機構和審定與核證機構,國內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體系逐漸完善。
(1)兩批次備案124個方法學。國家發改委分別于2014年1月22日、4月15日備案的第三、四批方法學。兩批方法學共計124個,占到目前CCER方法學總數的近70%。這些方法學的適用領域基本涵蓋了所有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方法學的范圍,也為項目業主開發CCER項目提供了廣闊的選擇空間。
(2)備案2家交易機構。2014年4月1日,國家發改委批復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等兩家交易機構備案為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機構,完成了7個
碳交易試點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機構的備案工作。
(3)兩批次備案6家審定與核證機構。國家發改委分別于2014年6月20日、8月19日公布溫第三、四批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審定與核證機構,使國內具備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審定與核證資質的機構達到9家。目前,除了專業領域16(碳捕獲與存儲)外,其余15個專業領域的CCER項目均可通過這9家機構進行審定與核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