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深圳在低碳日動員社會公眾踐行節能低碳生活

2024-5-20 11:21 來源: 中國環境 |作者: 劉晶

5月15日是第12個全國低碳日,為廣泛普及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動員社會公眾踐行節能低碳生活,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光明管理局(以下簡稱光明管理局)先后開展2場低碳宣傳活動,號召大家積極參與“美麗光明”建設。5月12日,光明管理局青年團員聯合環保顧問組成志愿服務隊舉辦“環保創意禮物DIY”主題宣傳活動,活動現場,各位參與者將快遞箱、易拉罐等家庭舊物進行二次創造,轉變為實用而美觀的筆筒、花瓶等家居用品,踐行“綠色低碳”。5月15日,光明管理局再次聯合區教育局,以學校為綠色低碳宣傳陣地,通過科普講座+視頻演繹+游戲互動的形式,在轄區學校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低碳科普講座和宣傳互動,號召全校師生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參與綠色低碳行動。

光明區作為深圳綠色發展示范的前沿陣地之一,始終堅持以綠色低碳發展支撐城市建設。當前,光明正在搶抓“雙區”驅動、“雙區”疊加、“雙改”示范重大歷史機遇,大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建設高質量高顏值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為目標,多措并舉,集中力量打造國際一流綠色低碳生態樣板城區。

一是堅持政策先行,搭建頂層規劃,引領光明綠色發展之路。近年來,光明區深刻把握“雙碳”工作在新時代中的重要地位和戰略意義,始終保持與國家雙碳工作同頻共振、同向而行。光明區以“國家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為綱領,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目標,率先構建“1+1+N”基層生態環境保護與監管制度體系,包括1個“意見”、1個“清單”、5個配套辦法,涵蓋了綠色低碳發展從頂層設計到實施落地的全過程。在全市率先成立由區委書記掛帥的“區-街道-社區”三級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形成強有力的“大環保”工作體系,以“科學+生態+產業+城市”協同發展的理念,深耕厚植光明藍綠本底。堅持推動綠色低碳全領域、多方位發展,先后出臺了《光明區海綿城市高質量高顏值精細化建設技術標準(試行)》《光明區工業園區生態環境高質量高顏值建設指引(第一版)》等多項政策文件,為光明區建設綠色發展之路提供行動指南。

二是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綠色轉型,爭創光明綠色先行之姿。近年來,光明區緊緊圍繞“8+5”產業規劃,以“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為目標,不斷推動產業全面綠色低碳轉型。堅持從源頭出發,按照“三個一批”的模式,源頭清退了一批產業結構低端、污染防治能力欠缺的工業園區,高標準改造了一批老舊工業園區,同步升級了一批優質園區,騰出優質產業空間用于引進綠色低碳產業,實現產業結構“高進低退”。堅持全方位推進產業空間拓展和提質增效,全市首推打造“綠島”園區,以“工業上樓”為契機,多措并舉推動工業園區綠化覆蓋率提升至30%以上,充分發揮“綠美”園區“碳匯”功能,實現減污降碳效果,推動園區高顏值和發展高質量齊頭并進。開創打造一街道一示范園區,形成了一批以集中治污、綠色低碳為核心的“示范園區”,其中衛光生命科學園的生物醫藥廢水集中處理設施,獲評“深圳市工業集聚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優秀項目”。

三是緊抓本底優勢,堅持生態治理,筑牢光明綠水青山之基。光明區緊緊圍繞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目標要求,堅持推進污染防治攻堅,不斷提升生態環境質量。2023年,光明區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6.7%,達到有史以來最好水平,臭氧濃度降至近10年來最低值。強力治水,探索科學治水新模式,落實黑臭治理、正本清源等“十個全覆蓋”的治水措施,實現茅洲河從“墨汁河”到“全國美麗河湖”的跨越,使其再現魚翔淺底、鳥掠芳洲的美景。系統推進水生態、森林、耕地、石場四大治理修復工程,大力實施“山水連城”計劃,建設道路綠廊、沿河碧道等加強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生態狀況指數連續五年提升。一直以來,光明區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轄區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先后獲評“國家綠色生態示范城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等稱號,經濟發展也呈現不斷增長趨勢。

四是立足雙碳目標,聚焦低碳試點,共謀光明減污降碳之舉。立足國家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光明區多措并舉,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光明力量。積極引導光明區企業參與并完成碳履約,歷年重點排放單位履約率均達100%,積極推動光明區企業自主參與溫室氣體減排行動,并有效運用市場經濟促進碳減排,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可持續化。首創實施的“環保顧問”服務,多次開展企業園區碳達峰碳中和服務,解決環保問題累計達2萬余個,是光明區減污降碳的重要抓手。大力推進(近)零碳排放項目試點建設,因地制宜、循序漸進,打造光明區低碳試點示范群。以光明國際汽車城、深圳市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技術有限公司研發樓等近零碳示范試點項目創建為突破點,總結試點建設成效,宣傳推廣試點建設經驗,探索光明區減污降碳建設路徑,推動形成由點及面的示范帶動效應。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