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碳減排量注冊審批制度繁復,不適合小微型項目開發
3、現行碳減排量注冊審批制度繁復,不適合小微型項目開發。
ccer主要來自替代傳統化石燃料的可再生能源項目,其開發流程套用了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
CDM)的注冊審批制度,項目的開發周期冗長復雜(圖1),單個項目從立項到減排量簽發往往需要耗費一年以上的時間。而且受開發成本的限制,年減排量低于2萬噸的CCER項目(以裝機量20MW太陽能發電為例)只能放棄該部分潛在收益,有違國家利用
市場化手段調
節能源結構和能源利用的方式、實現二氧化
碳減排的初衷。
圖1. 一般CCER項目開發流程
因此,模擬銀行運營模式,針對新能源家庭用戶建立“綠碳銀行”,對培育和活躍我國
碳交易市場意義重大。第一,無論數額大小,每年都能獲得CCER的收益,是對新能源家庭用戶清潔生活方式與減排貢獻的榮譽肯定;第二,鼓勵大基數的CCER持有者參與到
碳市場交易,將大大提高市場活躍度;第三,有利于緩解全國碳市場開啟后CCER供不應求的局面。
二、主要建議
1、國家研究制定針對新能源家庭用戶的CCER備案規程,簡化備案程序,取消項目咨詢費、審定費、核查費等開發費用(圖2)。
圖2. 微型新能源用戶CCER開發流程圖
2、國家制定準入和監管標準,鼓勵中介機構按照國家新能源家庭用戶CCER備案規程建立“綠碳銀行”,吸引新能源家庭用戶向“國家統一自愿減排登記簿”登記,并作為市場主體進行碳交易。
3、國家核定新能源家庭用戶CCER標準收益,由新能源家庭用戶在“綠碳銀行”建立個人賬戶,按照每年實際發電量、用氣量及相關憑據,申請和被核查后獲得收益。
主送單位: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