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全國碳市場交易價格穩中有升

2025-1-15 09:45 來源: 中國能源網 |作者: 林水靜

2024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配額交易及清繳工作已順利結束。生態環境部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配額累計成交量6.3億噸,累計成交額430.33億元。其中2024年全年配額成交量1.89億噸,成交額181.14億元,交易規模持續擴大。交易價格穩中有升,年底收盤價為97.49元/噸,較2023年底上漲22.75%。配額清繳完成情況趨好,2023年度配額應清繳總量52.44億噸,配額清繳完成率約99.98%。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裴曉菲日前公開表示,三年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備的制度框架,建成“一網、兩機構、三平臺”的基礎設施支撐體系;碳排放核算和管理能力明顯提高,目前所納入企業均建立碳排放管理內控制度,管理水平和核算能力顯著提升;碳市場活力穩步提升。

碳定價機制逐步形成

根據《2023、2024年度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發電行業配額總量和分配方案》,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2023年度配額管理的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共計2096家,年覆蓋二氧化碳排放量約52億噸,市場共運行242個交易日。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公布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年成交量1.89億噸,年成交額181.14億元,創全國碳市場2021年上線交易以來年成交金額新高。其中,掛牌協議交易成交量3702.74萬噸,成交額36.31億元;大宗協議交易成交量1.52億噸,成交額144.82億元。

一年來,市場運行平穩有序,市場活力進一步提升,重點排放單位碳減排意識持續加強,配額清繳完成情況全面趨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推動全社會實現低成本減排功能不斷顯現。

與此同時,在全球碳價普遍下跌的背景下,全國碳市場碳價持續攀升。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教授王科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2024年全國碳市場配額平均價格為91.8元/噸,大約是全國碳市場啟動時開盤價的兩倍。“我國市場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為市場參與者提供了穩定的政策預期;其次,市場釋放了配額收緊和罰則加強的信號,配額稀缺性逐步提高、違規處罰逐漸嚴格成為市場共識。”

《全球和中國碳市場回顧與展望(2025)》報告指出,自開市以來,全國碳市場總體運行平穩,未出現碳價短期暴漲暴跌的現象。以碳交易為核心的碳定價機制逐步形成,全國碳市場已成為中國落實“雙碳”戰略目標的主要政策工具。

規則進一步完善

2024年,全國碳市場在法律依據、處罰機制、配額分配、配額結轉以及ccer交易規則等關鍵環節進一步完善,并為擴大行業覆蓋范圍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4年1月25日,國務院頒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為中國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首部專門法規,首次以行政法規的形式明確了碳交易制度,為全國碳市場的建設運行提供了法律依據;CCER市場也于2024年1月啟動,截至當年底,公示減排項目60余個,我國自愿減排市場發展進入快車道;去年底,多家券商收到中國證監會復函,獲準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碳市場交易主體繼續向著多元化的方向邁進。



全國碳市場市場擴圍方面,2024年9月生態環境部發布《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水泥鋼鐵、鋁冶煉行業工作方案》,并公開征求社會意見,按批次擴大行業覆蓋范圍。生態環境部已發布了水泥、鋁冶煉行業核算與報告指南等四項技術規范,并于2024年12月就鋼鐵行業核算核查指南征求社會意見,水泥、鋼鐵和鋁冶煉行業的MRV體系也正在逐步建設中。

而對于即將被納入全國碳市場的行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中國歐盟商會碳市場工作組副主席靳博陽向《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納管企業要在內部提高認識、凝聚共識,把碳資產管理當做一項重點任務來抓。作為執行好各項政策的核心要求,企業應該加強自身的碳業務能力建設,搭建完善的MRV體系。高排放企業應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堅定不移地推進低碳技術創新。同時,企業應加強對國內外碳市場政策的跟蹤與研究,根據政策變化及時調整自身的節能降碳路徑。

仍需進一步優化

經過三年建設,全國碳市場取得了積極進展,各項制度體系已逐步建立,激勵與約束機制初步形成,減排效果開始顯現。然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氣候變化第一次雙年透明度報告》顯示,目前中國人均能源消費和人均生活用電量距離OECD 國家整體水平還有一定距離,未來一段時期能源需求還將剛性增長,碳排放還將在一段時期內有所增加;應對氣候變化面臨巨大資金缺口,需要國際社會支持;獲得的技術轉讓受到限制;希望獲得更多能力建設支持。

對此,王科認為,應持續完善配額分配機制,要加快引入配額有償分配制度,建立配額交易一級市場,從配額全部免費分配逐步過渡到免費與有償相結合的分配模式;逐步實施配額絕對總量控制,將各年度配額總量與各階段減排目標相銜接,并根據不同行業和地區的定位差異化設置配額總量;同時建立配額調節機制,與配額有償分配機制相結合,由主管部門設立配額儲備調節池,根據市場交易與碳價波動情況,及時調節市場配額供需,避免碳價在短期內劇烈波動,增強市場穩定性。

《全球和中國碳市場回顧與展望(2025)》建議,主管部門研究制定全國碳市場建設的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全國碳市場在碳達峰前后不同階段的發展思路與減排目標,并對基準線收緊幅度、配額跨周期使用方式、交易履約要求、行業擴圍路線等關鍵問題提供長期設計。

在靳博陽看來,2025年,全國碳市場的覆蓋排放量將更大,納管企業將更多,交易主體將更多元,新CCER交易量也將參與履約。“我們需要重點關注新行業納入后的配額缺口情況,以及其對碳配額價格發現機制的影響。另外,隨著更多券商獲準進入碳市場交易,可以關注2025年金融機構參與碳交易的積極性是否有所增加,是否會有新的碳配額金融衍生品,如碳期貨等面世。”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