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搬遷獲補貼
2014年3月,重慶
鋼鐵披露,公司獲得財政補助資金3.55億元,用于彌補公司因環保搬遷增加的環保費用性支出等經營成本。
根據重慶鋼鐵2014年上半年財報,該公司不僅營收比2013年同期下滑35%,凈利潤方面依然無實質改觀,當期虧損9.45億元。2013年同期,該公司的虧損額達到了11.16億元。
報告期內顯示,重鋼共生產焦216.59萬噸、生鐵451.09萬噸、鋼444.44萬噸、鋼材(坯)407.72萬噸,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19.79%、19.70%、22.01%、23.14%。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2245057千元,同比下降30.28%。
樊怡認為,重鋼虧損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原因之一即為2009年起的環保搬遷。
在2009年至2011年,位于重慶大渡口區的重慶鋼鐵集團完成歷時三年的搬遷工程全面退出重慶主城,搬遷至距重慶主城65公里的長壽區江南鎮。
當時,重鋼長壽新廠區規劃建成年產鋼600萬噸的長江上游鋼材精品生產基地和中國重要的船舶用鋼生產基地,并未考慮板材的生產。
2008年至2010年,重鋼的中厚板生產水平位居國內前三,但在重鋼搬遷耗時長達三年內,國內鋼材
市場已經悄然發生變化,同行鋼鐵企業已經加快步伐,在中厚板的技術和生產上已經追趕上重鋼。
在產品規劃方面,鋼材產品質量評估周期、產品質量試軋周期長,而在國內,
建材市場普遍強于鋼材市場。
對重鋼而言,身處內陸不利于原材料的進入,不比國內身處沿海的沙鋼、寶鋼。另外,內陸融資成本高、人員不穩定也是重要原因。
政府對重鋼的補貼主要在搬遷、賣地收益和出售資產如地皮、設備三方面。樊怡表示。
重慶青年報記者查閱其年報發現,2010年至2013年重慶鋼鐵所受政府補助分別為1071.5萬元、452.1萬元、20億元和393萬元。2014年上半年,重慶鋼鐵獲得超過5億元的補貼。
查閱2014年第三季度重鋼財務報表,樊怡發現,重鋼虧損近16億元,同年第四季度,政府補貼達到7億~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