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石化行業破局之路:向 “新” 向 “綠” 謀發展

2025-5-14 09:35 來源: 中國能源網 |作者: 渠沛然

“十四五”以來,石化行業從以規模擴張為主的產能建設項目,以創新驅動為刃,著眼于拓展滲透、滿足精細化、專用化、系列化細分市場的精耕細作轉變。在“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石化行業該如何突破增速困境,實現高質量發展?

支柱地位未改變

在工業催化、生物合成等前沿領域,石化產業不斷取得原創性突破;石油、天然氣、煤等傳統能源領域的技術升級加速進行;攻克化工新材料、高端專用化學品等戰略性產業技術;智能化技術獲重要突破……在日前召開的2025石化產業發展大會上,多位與會專家表示,石化行業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王春元表示,石化行業產業鏈長、產品覆蓋面廣,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主戰場和重要力量。

國家發改委產業發展司石化化工處副處長楊松峰指出,石化產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的地位沒有變。“2024年石化行業實現營收16.28萬億元,連續3年穩定在16萬億元左右,約占全國規模工業營收的12%,對支撐工業經濟增長、改善民生福祉具有重要作用。”

“我國石化行業規模總量居世界前列,主要化學原料產能處于世界首位,基礎保障能力不斷增強,重大成套裝備實現自主可控,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各類專用化學品產能快速增長,作為全球石化大國的地位愈發穩固。”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云鵬說,“盡管短期內美國加征高額關稅會對我國石化產業生產運行和進出口造成一定影響,但不會改變長期向好、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大趨勢。”

面臨三大壓力

雖然石化行業支柱地位未變,但會上發布的《2025年度重點石化產品產能預警和投資方向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當前石化行業面臨國際市場低迷、國內有效需求不足的現狀,競爭加劇且產品價格自2024年以來持續下行,利潤下降,2023年全行業利潤下降20.79%,2024年再次下降8.8%。

如何破解大而不強瓶頸?如何化解結構性、階段性供需不匹配問題?淘汰落后低效產能并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成為全行業面臨的挑戰。

“石化產業集中度和行業整體競爭力雖不斷提升,但供過于求的矛盾突出,特別是在下游市場需求不足、產品價格低位徘徊的情況下,企業效益明顯下滑。”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偉善解讀《報告》時指出。

王春元認為,當前石化行業面臨三大壓力:一是行業持續穩定增長壓力增大,受市場需求波動、原材料價格等因素影響,保持穩定增長難度上升;二是綠色低碳轉型任務艱巨。隨著環保要求日益嚴格,面臨節能減排、資源循環利用等多方面挑戰;三是國際貿易不確定性增加,關鍵原材料供應、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等方面存在風險,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難度加大。

孫偉善也表示,我國石化產業中原料結構偏重、能源結構偏煤,降碳減排難度較大。全行業能耗量超過1萬噸標準煤的企業超過3000家。2023年石化產業能源消費總量為8.05億噸標煤,居工業部門前列;碳排放量約14.8億噸,約占工業碳排放量的1/5、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10,全行業客觀上還需一定量的碳排放增長。“此外,電動替代、LNG重卡替代沖擊及汽柴油供需矛盾,也給石化行業帶來諸多挑戰。”

破局內卷式競爭

“十五五”時期是我國由石化化工大國向強國邁進的重要階段。當前,加快新技術新裝備對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淘汰落后產能,引導大中石化產品和基礎化工原材料有序發展,遏制無序擴張,走出價格內卷困境,已成行業共識。

李云鵬表示,要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綠色化工、循環經濟、生命科學、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持續研發新技術,在新興領域賽道實現差異化高端化發展。“推動上下游企業協同創新,增強產業鏈供應鏈抗風險能力和競爭能力。“還要發展循環經濟,協同推進降碳減污與經濟增長,推廣循環利用等綠色技術,實現能源資源梯級利用和產業循環發展,加快建立完善行業碳排放標準體系和石化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

王春元認為,可通過“揭榜掛帥”“賽馬”等機制,推動石化企業組建上下游聯合體,開展協同創新,加快國產材料裝備研發推廣。“同時,完善科技成果發布與產業技術需求對接平臺,強化技術診斷服務,促進技術交流。”

“還要以數智化轉型為抓手,推進智能工廠建設,加快人工智能、5G、大數據、數字孿生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石化產業深度融合,構建石化智腦,提升企業經營管理、創新創效水平,風險管控能力和區域協同優化能力。”李云鵬補充說。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