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港證券近日發布
電力設備行業研究周報:2025年底前,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項目全面參與電力
市場交易;2025年6月組織首次競價,明確各地不得將配置儲能作為新建項目核準、并網、上網的前置條件,降低新能源項目初期投資壓力,推動儲能設施從“強制要求”轉向“市場驅動”。
以下為研究報告摘要:
投資摘要:
為貫徹落實國家能源轉型戰略,推動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近期,山東省發改委發布《山東省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山東省新能源機制電價競價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
改革目標:破除新能源參與市場的制度壁壘,加速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明確2025年底前全面實現新能源市場化交易目標。
主要領域及措施:
儲能領域:2025年底前,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項目全面參與電力市場交易;2025年6月組織首次競價,明確各地不得將配置儲能作為新建項目核準、并網、上網的前置條件,降低新能源項目初期投資壓力,推動儲能設施從“強制要求”轉向“市場驅動”。
電力輔助服務:在現有調頻、爬坡輔助服務基礎上,新增備用輔助服務交易,實現與現貨市場的聯合出清,增強電網調
節能力。發電機組容量電費按有效容量、補償電價標準及容量供需系數動態調整,激勵機組提升運行效率。
存量項目:2025年5月31日前投產的存量項目,全電量入市交易,機制電價執行國家上限(0.3949元/千瓦時),優化電量上限并銜接現有保障利用小時數(70%-85%)。
增量項目:2025年6月1日起投產的增量項目,通過競價確定電價,機制電價原則上按入選項目最高報價確定(不高于競價上限)。競價規則包括競價申報主體、價格機制、競價電量總規模、競價上下限等。
對新能源企業的影響:
短期陣痛: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使新能源企業的收益模式發生變化,存量項目收益面臨逐步縮減保障性收購比例的壓力,而增量項目面臨市場不確定性增加、上網電價下行等
問題,部分企業可能會出現收益率下降的情況,導致一些新能源開發企業出現觀望情緒。
長期利好:從長期來看,改革將促使新能源企業更加注重技術創新、成本控制和管理優化,推動行業從“補貼依賴”轉向“技術驅動”,從規模擴張走向質量優先,為有競爭力新能源企業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投資策略:
建議關注有望受益于電力系統建設的公司,比如陽光電源、德業股份。
電力設備行業本周漲跌幅為4.02%,在申萬31個一級行業中,排在第3位。電力設備行業本周跑贏滬深300。本周上證指數、滬深300、深證成指、創業板指的漲跌幅分別為1.92%、2.00%、2.29%、3.27%。
在細分行業中,電機II、其他電源設備II、光伏設備、風電設備、電池和電網設備漲跌幅分別為1.45%、4.37%、3.03%、4.23%、5.31%、2.74%。
風險提示:
電力系統建設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