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脫硫技術
在脫硫工藝中,已開發的脫硫法有很多,有干法、半干法、以及濕法;其中濕法技術又有許多,如氧化鎂法、雙堿法、Wellman-Load法、氨法、海水法和檸檬酸鈉法等,但由于種種原因都無法與石灰/石灰石-石膏法競爭,工業占有率較低。石灰/石灰石-石膏法依然是如今應用最廣泛,技術最成熟的脫硫工藝。為了滿足燃煤電廠新排放標準,實現脫硫提標改造滿足燃氣標準,單塔雙循環以及雙塔雙循環石灰/石灰石-石膏法脫硫新技術應運而生。
單塔雙循環脫硫技術
單塔雙循環濕法脫硫技術脫硫反應原理與傳統濕法脫硫一致,但其在整個脫硫工藝路線中與傳統脫硫法具備更多的優勢。工藝特點是將一個吸收塔分成上下兩段,分別控制兩段在不同的pH值下操作。上段(上循環)pH控制在6左右,下段(下循環)控制pH在4.5左右(見圖10)。這樣,在上循環段,高pH值的漿液有利于SO2的吸收,在下循環段,低pH值的漿液有利于硫酸鈣和亞硫酸鈣的溶解,利于亞硫酸鈣氧化成為石膏。每個循環的控制都是獨立的,并且易于優化和快速調整。對于一些不利的運行工況,比如燃料或負荷變化能夠迅速反應。
由于雙循環工藝使得上循環漿液中含有過量石灰石(約過量20%),系統緩沖容量大。通過緩沖作用,系統地自動控制在一個穩定的最佳pH范圍內,不會隨氣流及負荷的變化而波動。這樣,在其他濕法工藝中所遇到的pH大幅度波動的情況在雙循環工藝中能夠得到避免。由于操作時pH穩定,從而避免了CaSO4過飽和波動引起的結垢及堵塞。由此特別的工藝特征,使該工藝系統不需頻繁調整控制進料。所有操作有一套相對簡單的控制系統來完成。由于集液斗導流板設計,使得塔內氣體經集液斗后整流,少了塔中常遇到的死角、渦流現象,提高了塔的空間利用率,提高了整體的脫硫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