颶風、暴雨、洪災、干旱……近年來由于氣候變化造成全球極端天氣頻發,發展中國家成為首當其沖的受害者。由于缺乏相關資金和技術支持,發展中國家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本就極為有限,而隨著氣候災害愈演愈烈,應對氣候變化的資金缺口更是越撕越大,形成惡性循環。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14年12月發布的評估報告顯示,即使能在本世紀末把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到2050年,發展中國家每年仍可能需要2500億至5000億美元的資金,以應對氣候變化所導致的海平面上升、暴風雨、干旱等極端天氣
問題。這一評估結果遠高于此前700億到1000億美元資金缺口的估計。該報告還預測,如果到2050年全球氣溫升幅達4攝氏度,發展中國家面臨的資金缺口將會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