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碳匯交易很少 為何還要如此重視林業碳匯?
中華環境:其實
碳交易更多的是工業
減排交易,林業
碳匯交易很少。為何還要如此重視林業碳匯?
李怒云:林業碳匯減排量肯定拼不過工業減排量。就全國來看,碳匯交易絕對不是碳交易
市場的主力,但我們看中的是碳匯交易推進了生態產品的貨幣化、市場化進程。這是非常重要的。
像
青海、
西藏這樣的大江大河的源頭和生態區位重要的地方,那里的老百姓維護生態安全,實際上給我們提供了生態產品。但眾所周知,全社會都在無償使用生態產品即享受生態服務而無需付費。因此,生態服務的市場化是個國際
難題,而碳匯交易帶來了曙光。
此外,發展碳匯林業,森林的其他功能,如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等價值都會發揮出來。買一噸來自森林的碳匯,企業不僅僅獲得了一噸二氧化碳的減排量,還對農村扶貧解困、生物多樣性保護、改善生態環境等做出了貢獻。
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探索建立了農戶森林經營碳匯交易體系,農民通過銷售碳匯獲得了收益,鞏固了林改成果,改善了生活質量。我們呼吁,在碳交易市場上,建議企業率先購買碳匯,不僅支持了農村扶貧解困,還有助于樹立企業的綠色形象,宣傳自己對改善生態環境的貢獻。
中華環境:國際上林業碳匯項目交易處于什么階段?碳匯交易的效益如何?我們如何跟國際接軌?
李怒云:國際上林業碳匯交易項目,有京都市場的清潔發展機制(
CDM)造林再造林項目和非京都市場的自愿碳匯交易項目。
截至目前全球共有57個
CDM項目,多數項目屬于雙邊項目,即已經找到了買家,少數項目屬于單邊,沒有找到買家。自愿市場的林業碳匯項目,國際影響力較大、市場占有率較高的是國際核證
碳減排標準(VCS)的林業碳匯項目。全球大約70%的林業項目是在VCS注冊和簽發的,其減排量,特別是VCS CCB(氣候-社區-生物多樣性)聯合
認證的減排量,受到世界各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大企業、大機構和環保組織的普遍歡迎,用于自愿減排,履行社會責任,改善生態環境。此外,還有黃金標準的林業碳匯項目等等。
《2014森林
碳市場狀況》報告顯示,2013年全球林業碳匯交易量為327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與2012年相比,交易量增加17%;交易額為1.92億美元,較2012年下降11%;林業碳匯的平均價格也由每噸7.8美元下降為每噸5.2美元。由于世界經濟復蘇緩慢,森林碳匯交易量升價跌的趨勢還將繼續。我國碳交易業已進入試點階段,林業碳匯項目減排量的交易單價為18~38元/噸。
關于國際接軌
問題,林業碳匯項目要根據需求來開發。如要開發在國際上交易的林業碳匯項目減排量,就需要用國際標準如CDM、VCS或黃金標準等
方法學進行開發;如果開發國內碳市場的林業碳匯減排量,則需要按照國家發改委備案的林業碳匯項目方法學進行開發。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也開發一些自愿減排項目,用于企業或會議
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