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綠色債券市場發展歷程及我國政策解讀
我國綠色債券實踐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5月8日,中廣核風電有限公司在銀行間市場發行的“14核風電MTN001”,為我國首單“碳債券”。2015年7月16日,
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
香港聯交所發行了中國首只綠色債券,并由國際專業
第三方機構DNV GL進行了
認證。2015年10月13日,中國農業銀行在倫敦證券交易所成功發行總規模10億美元的3期雙幣種綠色金融債,成為我國金融機構在海外市場發行的首支綠色債券。2016年1月27日,浦發銀行在銀行間市場成功發行200億元綠色金融債,成為我國債券市場首支“貼標”綠色金融債。
盡管我國綠色債券起步較晚,但是綠色債券市場發展潛力巨大。特別是2015年底央行和發改委相繼出臺綠色債券指導意見后,綠色債券發行速度將快速增加。
4、央行公告與發改委指引的解讀
央行公告對于“綠色”項目的定義及判斷標準更加細致,對資金投向、存續期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要求更為詳細,同時引入獨立的專業評估或認證機構,從而在實踐層面為綠色金融債發行提出指導。發改委公告在
政策優惠方面提出更多倡導,包括放寬資金占總投資比重要求、突破企業發展指標限制等,但是綠色企業債并沒有明確指出企業在發債時需要提供哪些“綠色認證”材料或提供第三方評估認證,也未對綠色企業債的資金存續期管理和信息披露提出明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