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推動部分區域碳排放率先達峰調研分析報告

2019-4-29 19:13 來源: 國家氣候戰略中心

發達地區碳排放達峰目標調查及路徑分析


通過對北京、上海、廣東和浙江四個發達省市碳排放達峰目標和實施路徑的調查分析,初步發現,這四省市2017年經濟總量占全國的24.2%,但碳排放只占全國14.4%左右,它們的經濟發展重點和路徑不盡相同,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探索達峰路徑方面也各具特色。

一是四省市中只有北京和上海提出明確的達峰目標。在國家發布《“十三五”規劃綱要》之后,上述四省市均制定了中長期碳排放控制目標,自上而下地分解到各個區域和行業部門,引導各區域對重點領域和高耗能行業進行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以推動達峰進程。北京和上海都在政府文件中正式對各自碳排放達峰年份和總量提出了具體目標,其中,北京市在《“十三五”時期節能降耗及應對氣候變化規劃》中提出“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在2020年達到峰值并盡早達峰”的目標,達峰碳排放量約1.6億噸CO2;上海市在《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中提出“全市碳排放總量與人均碳排放于2025年之前達到峰值”,“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控制在2.5億噸以內”,“至2040年碳排放總量較峰值減少15%左右”的目標,達峰目標時間早于國家的達峰時間。廣東省在其“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中提出到2030年前碳排放率先達峰,雖沒有明確具體年份,但對廣州、深圳等所轄發達城市提出了爭取在2020年左右達峰的要求。浙江省目前尚未在政府文件中明確提出達峰目標,僅在相關研究中提出到2030年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比國家提前達到碳排放峰值,并同時提出所轄的杭州、寧波、溫州等發達城市提前達峰。

二是四省市碳排放達峰主要依賴重點領域的關鍵舉措。在優化產業結構方面:浙江省主要通過做精做細第一產業、做強做大第二產業來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其中:第一產業重點推動綠色低碳集約型農業的發展,第二產業大力發展附加值較高的產業;北京市則嚴格控制企業的存量和增量,重點發展第三產業;上海市提出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的要求,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同時嚴格控制重化工業發展規模及能耗,并加大落后產能調整力度;廣東省主要通過淘汰高耗能產業的落后產能和嚴格控制新增產能,控制第二產業中高耗能行業的比重。在調整能源結構方面:浙江省積極開展建設清潔能源示范省的工作,以發展非化石能源為重點,推動能源結構低碳化,特別提出要加快核電站建設和提高非化石能源比例;北京市持續推進四大燃氣熱電中心的清潔化、低碳化,加強本地可再生能源的應用開發,并進一步加快建設外調綠色電力通道;上海市大力消減煤炭消費總量,提高天然氣等低碳能源比重;廣東省有序淘汰落后產能和過剩產能,重點控制工業領域排放,推動出口結構低碳化。在推動建筑領域低碳發展方面:浙江省由于正處于建筑行業增長期,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大力推廣綠色建材和節能設備;北京市主要是嚴格控制建筑規模,并強化對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和加大煤改氣、煤改電措施力度;上海市積極推廣裝配式建筑與市政基礎設施的技術應用;廣東省主要提高基礎設施和建筑質量,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強化新建建筑節能,推廣綠色建筑。在推動交通領域低碳發展方面:浙江省強調積極推進綠色交通省試點,加快建設客運專線和城際軌道交通,大力發展綠色水路運輸等;北京市的主要措施包括提高清潔能源車比例、控制機動車保有量、發展交通智能化技術等;上海市的主要措施包括提高綠色交通出行比例、推進航空運輸和水路運輸的低碳化;廣東省的主要措施包括推進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加快發展鐵路、水運等低碳運輸方式,完善公交優先的城市交通運輸體系,鼓勵使用節能、清潔能源和新能源運輸工具等。

三是四省市積極開展試點示范和路徑創新。這些省市充分結合本地特點,因地制宜采取多種試點行動和創新舉措,推動分區域、分階段達峰。北京市根據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對市域內不同功能區實施差異化的節能減碳措施,降低能源需求強度,減少存量排放,同時積極開展低碳鄉鎮、低碳社區等多類型、多層次的綠色低碳試點和示范建設,結合生態建設以及可再生能源開發,實施了一批近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浙江省以碳排放峰值和總量控制為重點,鼓勵省內發達城市率先達峰,支持杭州、寧波和溫州市在“十三五”末率先達到峰值并總結推廣試點經驗,鼓勵嘉興、金華、衢州等第三批國家低碳試點城市制定峰值目標和達峰路線圖,同時積極推動近零碳排放園區建設。廣東省主動開展多項創新性低碳試點示范,率先提出建立“珠三角地區實施近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并開展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項目遴選,積極推進碳交易試點、實施碳普惠制、推廣低碳產品認證等創新舉措。上海市分階段、分批次推動低碳試點和創新實踐,積極推動第二批低碳試點創建,深入推進上海市碳市場建設。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