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碳市場現狀 碳排放市場交易額全國第一
廣東對
碳交易市場不陌生。2010年,廣東被列入首批國家低碳試點省份之一,
深圳、廣州、中山先后被列入國家級低碳試點城市。
2011年10月以來,
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深圳等地開展了
碳排放權交易地方試點工作積累經驗。
碳市場在廣東取得實實在在的效益。比如去年7月,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自有的83萬多噸碳排放額全部拍賣售出,總價超2000萬元,賣給6家控排企業和5家投資機構,拍賣額之大備受關注。
同時,廣東還在全國首度試點配額免費和有償發放相結合制度。去年廣東印發全省2020年度碳排放配額分配實施方案,明確2020年度配額總量為4.65億噸,其中,控排企業配額4.38億噸,儲備配額0.27億噸,儲備配額包括新建項目企業有償配額和市場調節配額。
“給六大行業企業免費配置一定排放比例,另一部分需要有償購買,由此提高企業的主動減碳意識。”廣東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說。碳市場運行以來,超80%的控排企業實施
節能減碳技術改造,電力、水泥、鋼鐵、造紙、民航行業單位產品碳排放量均較大幅度下降。
來自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11日,廣東省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1.91億噸,占全國碳交易試點38.63%,穩居全國首位;累計成交金額42.37億元,占全國碳交易試點36.16%,成為國內首個配額現貨交易額突破40億元大關的試點碳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