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服務碳中和目標:海洋碳匯發展機制與交易模式

2021-8-16 11:03 來源: 中國科學院院刊 |作者: 趙云 喬岳等

碳中和的途徑可以分為兩個主要的方向


1. 通過能源替代、技術升級、關閉產能等方式減少碳的排放;

2. 通過生物或人工直接捕獲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方式,減少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總量。

在經濟高速增長的背景下,相比于直接減少碳排放,采用適當手段固定二氧化碳的替代性方案對維持經濟持續發展更加具有適用性。在固定二氧化碳的方案中,相比于人工物理方法,采用改造生態系統的方式實現碳匯具有安全、穩定、高效的特點;其中,基于生態系統的碳匯又可以分為森林碳匯、濕地碳匯和海洋碳匯等不同模式。

相比于陸地生態系統的碳匯作用,海洋生態系統的碳匯具有碳循環周期長、固碳效果持久等特點。例如,海洋浮游植物占地球光合凈初級生產力的 45% 以上。然而,海洋碳匯計量相比于陸地生態碳匯計量難度更大。在陸地上光合作用最活躍的貢獻者以長生命周期的大型植物(平均 10 年)為主,但在海洋中發揮主要作用的是短生命周期的微生物(典型時間為 1 周),因此海洋碳匯的過程相比于森林碳匯具有更強的動態性。

另外,海洋碳匯大部分發生在國際公共海洋領域。由于以上原因,海洋碳匯的發展在各國環境政策中被長期忽視。建立海洋碳匯促進與保障政策體系,將海洋碳匯納入到國際氣候變化主要議題中將成為全球碳減排計劃中的重要新思路,其將會對大氣環境與海洋生態產生長遠而積極的影響。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