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低碳道路倒逼高質量發展
在低碳科研方面,天津市低碳發展研究中心10年來聚焦
政策研究和技術研發推廣,開展了低碳循環發展相關規劃編制、
碳排放交易統計核算核查等工作,為全市應對氣候變
化工作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在低碳工業園區建設方面,全市已建設國家低碳工業園區試點兩個、市級低碳工業園區5個。其中,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在低碳發展方面始終走在國家級經開區前列。園區內企業低碳項目投入不斷加大,長城汽車產業園2萬千瓦屋頂光伏項目于2014年正式并網發電,每年可提供清潔
電力1842.17萬度。
在碳
排放權交易方面,天津是國家7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之一,
碳交易履約率連續多年保持100%。近年來,天津市不斷完善交易體系和管理制度,創新實施
碳配額有償競價機制,實現碳交易價格穩中有升。今年上半年,天津市配額總成交量達856萬噸,配額總成交金額達2.53億元,均位列全國第二。
“十三五”以來,天津市堅持燃煤、工業、機動車、揚塵、新建項目“五控”治氣,堅持控源、治污、擴容、嚴管“四措”治水,著力解決“
鋼鐵圍城”等突出
問題,在推動碳排放強度穩步下降的同時,促進了經濟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期間,天津市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累計下降22%以上,在2005年基礎上累計降低約60%,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十三五”指標任務和低碳城市試點工作目標任務。與2015年相比,2020年全市煤炭消費3750萬噸,累計削減789萬噸,降幅17.4%。今年上半年,全市能耗強度同比下降3.9%,高于3.7%的年度目標,降幅在直轄市中名列第一。2020年,天津市PM2.5年均濃度為48微克/立方米,較2013年下降50%;全市國控斷面優良水質比例首次達到55%;近岸海域優良水質面積比例為70.4%,較2015年的7.8%提高62.6個百分點。
下一步,天津市還將在“減污降碳”的新征程中持續發力,在制定全市碳達峰總體方案的同時,推進市級各部門同步落實分領域行動方案,推進16個區著手制定本區行動方案;出臺市碳達峰
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規則,建立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會議制度等;突出持續削減煤炭、增加天然氣供應、本地非化石能源使用、提高綠電比例“一減三增”,不斷優化產業結構、能源和
交通結構,大力推廣綠色建筑和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調度推動重點任務、重大項目落實,做好典型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