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工作取得的積極進展
理清減污降
碳管理體制。一些地方建立了減污降碳協調機制,通過聯席會議制度對減污降碳相關工作進行統一部署實施、統一監察督查。比如,
浙江省湖州市成立了美麗湖州建設領導小組,把減污降碳一些重點部門都納入進去。重慶市制定《〈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任務分工》,分解具體任務加快,形成減污降碳齊抓共管局面。
加強規劃有機銜接。在規劃方面將溫室氣體控制等與“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進行銜接。有些地方在“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直接提出了減污降碳的要求。積極推動生態環境保護與應對氣候變
化工作的統籌融合,比如,
河北省制定了《關于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若干措施》。
推進環評與碳評銜接。將“
碳排放影響評價”作為環評維度之一的做法已經于今年在重慶、福州、溫州等地嘗試施行。如重慶市制定了規劃及建設項目環評中碳排放評價指南;溫州將碳排放影響評價內容作為一個章節納入環評中管理,為推進建設項目碳排放源頭控制提供了實踐案例和樣本數據。
推動排污許可與碳排放協同管理。比如,重慶市要求火電、
水泥兩個行業企業排污許可證核發(換發)過程中,在“其他控制及管理要求”欄中載入企業上年度碳排放數據、碳排放管理和履約要求等信息,并要求同步對企業碳排放核查、報告、履約、
減排等工作開展情況進行檢查。
加強督察考核銜接。比如,蘇州將碳排放強度下降指標納入蘇州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成都將CO2排放控制納入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綠色發展評價和生態文明考核體系;湖州把減污降碳協同納入了市級生態環保督察體系,納入高質量發展指標的考核體系。
推進試點地方示范工作,充分利用社會資本推動減污降碳工作。比如,青島西海岸新區正在推動借助氣候投融資實現新區的碳達峰和
碳中和目標。重慶市推動成立區域性氣候投融資產業促進中心,積極開發創新
碳減排類綠色金融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