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近日印發碳達峰實施方案,方案提出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扎實開展強工業行動,深入實施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未來產業,加快工業領域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提高工業經濟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穩步完成工業領域碳達峰目標任務。
1.推動工業領域綠色低碳發展。優化產業結構,有序退出落后產能,加快實施
石化化工、
有色冶金等優勢產業綠色低碳改造,培育壯大生物醫藥、精細化工、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軍民融合、碳基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實施產業鏈水平提升攻堅行動,優化完善重點產業供應鏈體系,有效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促進工業能源消費低碳化,推動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應用比重,加強
電力需求側管理,提升工業電氣化水平。深入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大力推行綠色設計,完善綠色制造體系,開發綠色產品,建設綠色工廠和綠色工業園區,打造綠色供應鏈。推進工業領域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發展,加強重點行業和領域技術改造。
2.推動
鋼鐵行業碳達峰。優化鋼鐵生產力布局,以嘉峪關冶金新材料產業基地、蘭州冶金產業基地為重點,深化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嚴格執行產能置換,推進存量優化,淘汰落后產能。鼓勵具有廢鋼、電價、
市場等優勢條件的長流程鋼廠通過就地改造轉型發展短流程煉鋼,大力推進非高爐煉鐵技術示范,提升廢鋼資源回收利用水平,推行全廢鋼電爐工藝,大力發展特種不銹鋼等高端產品,促進鋼鐵行業結構優化和清潔能源替代。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深挖
節能降碳潛力,推動鋼鐵與化工、能源等行業間技術耦合與協同發展,強化焦爐煤氣、轉爐煤氣、高爐煤氣等清潔高效利用,探索開展氫冶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一體化等試點示范,推動低品位余熱供暖發展。
3.推動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嚴格執行電解鋁產能置換要求,實施新型結構鋁電解槽、鋁液直供、富氧熔煉等技術改造,持續提升冶煉加工技術水平、關鍵工藝數控化水平和二次資源利用率。推進清潔能源替代,提高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應用比重。加快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發展,完善廢棄有色金屬資源回收、分選和加工網絡,提高再生有色金屬產量。加快推廣應用先進適用綠色低碳技術,加強有色金屬生產過程余熱資源化利用,降低單位產品能耗和
碳排放。
4.推動
建材行業碳達峰。加強產能置換監管,加快低效產能退出,引導建材行業向輕型化、集約化、制品化轉型。推進
水泥等傳統建材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新型建材和綠色建材,延伸發展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水泥基復合材料、混凝土制品和纖維水泥板等產業鏈,推廣使用機制砂石。優化水泥原料結構和產品結構,開發高比例固體廢物利用的水泥生產技術,提升粉煤灰、電石渣、礦渣、磷石膏、鋼渣、硅鈣渣、赤泥等大宗固廢替代率。優化燃料結構,因地制宜利用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電力、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比重,加大余熱余壓綜合利用。推動水泥錯峰生產常態化,合理縮短水泥熟料裝置運轉時間。加快推廣硫(鐵)鋁酸鹽水泥、高貝利特水泥、磷酸鎂水泥等低鈣水泥應用。大力發展裝配式建材,提升裝配式建筑建材設計支撐水平,提高新型墻體材料在裝配式建筑中的應用。加快推進綠色建材產品
認證和應用推廣,加強新型膠凝材料、低碳混凝土、木竹建材等低碳建材產品研發應用。全面推行綠色制造,推廣節能技術設備,開展能源管理體系建設,實現節能增效。
5.推動石化化工行業碳達峰。優化產能規模和布局,加快企業現有裝置和產品結構調整,提升丙烯、芳烴、精細化工、特種化工產業鏈技術水平,加大落后產能淘汰力度。嚴格項目準入,合理安排建設時序,嚴控傳統煤化工生產能力,落實新建煉油項目產能減量置換要求,穩妥有序發展現代煤化工。推動企業向既有產業集聚區轉移,著力打造蘭州、慶陽、玉門等石化產業基地,加快推進石化化工園區提質增效。強化煤炭清潔低碳高效利用,優化上下游和橫向產業鏈,加速傳統煤化工向現代精細煤化工轉變,打造隴東等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產業集聚區。引導企業轉變用能方式,鼓勵以電力、天然氣等替代煤炭。調整原料結構,控制新增原料用煤,拓展富氫原料進口來源,推動石化化工原料輕質化。優化產品結構,促進石化化工與煤炭開采、冶金、建材、化纖等產業協同發展,加強煉廠干氣、液化氣等副產氣體高效利用。大力推廣零極距、氧陰極電解槽等低碳工藝技術,鼓勵采用大型加氫裂化反應器、大型乙烯裂解爐等改造煉化裝置,推廣應用大型氣化爐、全廢鍋流程等技術裝備。鼓勵企業節能升級改造,推動能量梯級利用、物料循環利用。主要產品產能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
6.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嚴把新上項目的碳排放關,對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實行清單管理、分類處置、動態監控。深入挖潛存量項目,加快淘汰落后產能,通過技術改造、產能替代、產業升級等措施挖掘節能
減排潛力,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騰出增量空間。緊密跟蹤在建項目,嚴肅處理未批先建項目,對能效水平低于本行業能耗限額準入值的,按有關規定停工整改,推動能效水平應提盡提,力爭全面達到國內、國際先進水平或行業標桿水平。科學評估擬建項目,嚴格落實產業準入
政策、產業規劃布局、環境影響評價等要求,產能已飽和行業項目,按照“減量替代”原則壓減產能;對產能尚未飽和行業,按照國家布局和審批備案等要求,對標國內、國際先進水平或行業標桿水平提高準入門檻;對能耗量較大的新興產業,支持引導企業應用綠色低碳技術,提高能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