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因素如規模、人口結構、年齡、消費結構等對碳排放也有影響
其次,家庭因素如規模、人口結構、年齡、消費結構等對碳排放也有影響。
楊選梅等研究了家庭消費活動對碳排放的影響。研究認為,家庭常住人口、
交通出行、住宅面積是影響家庭排放中的顯著因子。每增加一個常住人口、住宅面積多一個平方米、交通工具每提高一個檔次,戶均年碳排放量要增加約397.84kg、8.54kg、551.21kg[11]。葉紅也以廈門島區為例分析了影響家庭直接碳排放的因素。研究分析了家庭社會情況中的6個次因素即住宅、家庭人口數、家庭人口平均年齡、職業、學歷、學歷、收入對于家庭能耗直接碳排放的貢獻。家庭能耗直接碳排放受到住宅面積和家庭人口數的顯著影響。家庭人口數和家庭住宅面積組成的公共因子解釋了42.74%的方差。但住宅面積對公共因子的貢獻率大于家庭人口數的貢獻,所以相對于家庭人口數,住宅面積是影響家庭能耗直接碳排放的更為重要因素[5]。
陳佳瑛等就家庭規模對碳排放的影響進行了深入研究。就1978年-2007年中國的家庭模式變化對碳排放影響進行實證分析后發現,家庭戶規模的變小導致人均消費的增加及總戶數消費規模的擴張,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人口總量增長減緩對碳排放的影響。如果我國的家庭戶規模保持在1982年的狀況,而人均消費等其他變量遵循各自的變化軌跡,到2007年時我國的碳排放量會比實際排放量減少38.68%[20]。在此基礎上,她還以家庭成員在45歲-54歲年齡段可能存在更多消費為假設,在修正了STIRPAT環境壓力模型的基礎上,用“家庭戶碳排放模型”分析了家庭消費階段差異對碳排放的影響;并采用情景分析方法對未來家庭消費高峰期變化對碳排放的可能影響做了預測分析[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