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決定利用6年時間,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光伏扶貧工作。
山西省作為首批試點6省份之一,在臨汾、大同2市5個貧困縣開展試點工作。從試點效果來看,光伏扶貧既是扶貧工作的新途徑,也是擴大光伏
市場新領域的新措施,很值得推廣。但是要想讓光伏產業與扶貧開發完美結合,實現效益的最大化,實現產業的可持續,還要在推廣模式、融資模式以及收益保障等方面做文章。
多方點贊:脫貧解困好路子
臨汾市是山西省貧困面較大的地區之一。多年來,該市一直在探索一種持續、高效、可靠的扶貧方式。
從2013年開始,該市創造性地將扶貧開發與光伏應用有機結合,充分利用貧困地區的光照資源,率先開展光伏扶貧工程,探索幫助農村貧困戶脫貧解困的新路子。目前全市已啟動了10個試點村項目建設,設計標準全部為100KW,其中建成電站7個,實現并網發電的有5個,累計發電近13萬余千瓦時。
為確保光伏扶貧試點項目的精準幫扶作用,該市明確規定,村莊100KW電站產權歸村集體所有,電站收益全部歸村集體支配;10MW以上的地面集中光伏電站由企業自籌資金建設,產權歸投資企業,投資企業每年拿出光伏電站收益的一定比例支持扶貧開發。
荒坡上,一排排光伏發電板整齊劃一,一塊塊藍色多晶硅組件在太陽的照射下格外耀眼;配電室內,一條條電纜從四面八方匯聚到一起,源源不斷地將電流傳輸到了國家電網……在浮山縣天壇鎮趙家垣村100KW光伏電站,記者目睹了光伏發電的運行流程。村干部高興地說,一次投資、多年收益,光伏扶貧照亮農民新“錢途”。
北京風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參與了吉縣屯里鎮窯渠村100KW光伏電站的建設,去年12月并網發電。公司總裁趙偉安告訴記者,實踐證明,光伏扶貧既是扶貧工作的新途徑,也是擴大光伏市場新領域的有效措施,且在廣大農村有較強的可復制性。
在嘗到光伏扶貧的“甜頭”后,今年臨汾市還有更大的愿景。在試點縣30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建設光伏扶貧電站的同時,還在12個縣規劃安排60個村建設光伏扶貧電站,目前工程建設已陸續啟動,力爭10月底前全部建成并網。
省扶貧辦主任王立偉表示,實施光伏扶貧,不僅可以落實精準扶貧要求,讓貧困群眾直接受益,而且還可以促進貧困地區投資增長,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是一項既利當前、又利長遠,既利扶貧、又利發展的好項目。試點實踐印證,在貧困地區很有示范、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