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看好:多重障礙待突破
山西省絕大多數貧困地區光照資源充足,荒山荒坡廣闊,現在設施農業也已經形成一定規模,建設光伏電站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就目前的現狀而言,大力推廣光伏扶貧工程,仍需突破多重障礙,尤其是
政策上的統籌、資金上的瓶頸、推進中的規范。
光伏扶貧目前在技術上不存在
難題,大規模推廣主要是資金難題。楊剛杰說,光伏扶貧試點工程靜態投資約8萬元/瓦,建設100KW村莊光伏電站大約需要投資80萬元,除了省里安排的50萬元整村推進項目資金,還有30萬元的缺口。他建議,政府應完善光伏扶貧補貼政策、規劃銜接等政策措施,因地制宜、因事而異,使之更具操作性、針對性。
趙偉安表示,雖然利好政策不斷出臺,但要做好光伏扶貧這項陽光工程,實現長期穩定收益,必須有科學的設計方案、較低的投資成本、優質的設備器材、優良的工程質量。否則,再好的規劃也是畫餅充饑。
記者了解到,土地、林業、
電力等部門規劃不統一,也增加了光伏產業發展難度。例如,同一塊地,國土規劃為未利用土地,林業規劃就是宜林地。光伏產業發展與電網規劃建設時間上錯位,未能有效銜接,也導致電網接入審批困難。
業內人士指出,開展光伏扶貧的主要目的在于探索實現精準扶貧的有效途徑,使貧困群眾在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中直接增收,在項目中參股分紅,實現就業。促進光伏扶貧的發展,關鍵還是國家政策。從政策機制,捋順
市場秩序著手,盡早找到一個可持續、各方共贏的路子,制定一套完善的光伏扶貧政策機制。在實施中,除了考慮項目本身的經濟效益,一定還要兼顧到扶貧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