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天然氣:下一個“能源之王”

2015-7-17 05:10 來源: 中國石油企業

“天然氣:下一個“能源之王””


過去兩次能源轉型有兩條清晰的軌跡。一是從高碳到低碳:薪柴的分子結構大致上是1個氫10個碳,煤炭是1個氫2個碳,石油是2個氫1個碳,天然氣是4個氫1個碳,核能和太陽能、風電、水電幾乎無碳。二是從低密度到高密度:同樣體積的煤炭熱值比薪柴高,石油比煤炭高,核燃料比石油高,天然氣同體積熱值比石油高。

歷史證明,能源從高碳到低碳的發展路徑不會逆轉。

那么,誰是下一個“能源之王”?當下業界學界政界絕大部分人會把選票投給天然氣。特別是在美國頁巖氣革命大獲成功之后,全球天然氣市場日益升溫,天然氣進入“黃金時代”這一說法已被業界公認。

與煤炭、石油等能源相比,天然氣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能影響人類呼吸系統健康的物質極少,產生的二氧化碳僅為煤的40%左右,產生的二氧化硫也很少。天然氣燃燒后無廢渣、廢水產生,具有使用安全、熱值高、潔凈等優勢。這讓天然氣越來越受到重視,成為與煤炭、石油并稱的世界一次能源的三大支柱之一。

國際能源署天然氣市場資深分析人士安妮·索菲·科爾博說:“環境問題引發的擔憂如今已成為拉動天然氣需求增長的主要因素。每個冬天,人們不再愿意生活在污染的包圍之中。相關政府現在正采取各種方式設法實現轉為使用清潔燃料的目標。”

因此,國際能源署早在2011年《世界能源展望》中評述道,“在研究的所有情形中??到2035年,天然氣在全球能源結構中所占比重都高于目前水平”。在“黃金時代”情形中,天然氣需求在2009年至2035年期間將每年增長2%。即便在其稱為“新政策”比較謹慎的情形下,需求也將每年增長1.7%,即在這段期間總共增長55%。其結果是,天然氣將替代其他燃料,特別是在發電和供熱方面。天然氣也很有潛力成為運輸燃料。英國石油(BP)在其最新的能源展望中稱,總體來看,到2030年,天然氣可能成為與煤炭和石油分庭抗禮的一次能源之一。

美國行業專家認為,天然氣替代傳統能源的效應明顯。美國能源情報署(EIA)發布的2013年能源報告指出,在過去的20年里,天然氣在美國成為替代煤炭發電的重要力量。從1990年到2011年,天然氣發電站占新增發電產能的77%。2009年后,由于天然氣價格低迷,用天然氣發電的電廠數量大為提升,特別是在美國東南地區。在2012年天然氣價格極其低迷的時期,美國各地都廣泛出現了更換設備,用天然氣替代煤炭發電的做法。

2012年美國的順序是煤炭發電(占比36%,此前一度最高達到55%)、天然氣發電(29%)、核電(21%)。歐洲核能是電力生產的頭號能源,煤炭發電緊隨其后(27%),第三就是天然氣發電(23%)。日本的順序則為煤炭發電(31%)、天然氣發電(28%)、核電(24%)。

由此可見,世界主要發達國家都經歷了天然氣發電和核能等清潔能源對煤炭的必要替代。從國外治霾經歷來看,天然氣的利用起到了關鍵作用。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至今,我國的一次能源消費先后呈現原油替代煤炭、天然氣替代原油的趨勢。從2013年開始,推動天然氣市場發展有一個新因素—霧霾。它為天然氣產業鏈繼續發展提供了動力,天然氣的推廣和使用將是霧霾天氣標本兼治的重要手段。

2014年11月,國務院印發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提出,要堅持提高天然氣消費比重,到2020年,天然氣消費比重達到10%以上,并實現城鎮居民基本用上天然氣,同時發展天然氣交通運輸,在京津冀魯、長三角、珠三角等大氣污染重點防控區,發展天然氣調峰電站,結合熱負荷需求適度發展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熱電聯產。

政策上的治霾決心勢必會拓展巨大的市場紅利。2014年我國天然氣的總消費量是1820億立方米。其中,非居民用氣(含車用氣)1410億立方米,占比77.5%;居民用氣411億立方米,占比21.5%;2014年天然氣汽車保有量約460萬輛,耗氣量約為368億立方米,占比已達20%。

由此可見,車用氣消費僅次于工業用氣和居民用氣。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特聘專家李永昌測算:我國汽車用氣和居民用氣在2020年合計將達2140億立方米,將超過國家能源局預測的4600億立方米的一半。如此巨量的天然氣可以減排二氧化碳57064萬噸,二氧化硫4738萬噸,氮氧化合物44327萬噸,煙塵272萬噸。

可以說,治理霧霾沒有比大量采用天然氣更為立竿見影的現實舉措。

從今年4月1日開始,我國天然氣價格正式并軌。這意味著天然氣價格改革完成破冰之旅?!稏|方證券》發布的研究報告認為:“為了保證未來5年我國經濟增速7%,單位碳排放降低50%,即使在新能源高速增長的情況下,至2020年天然氣規模也要翻3倍,行業將快速增長;由于油價暴跌帶動進口天然氣價格跌幅也接近50%,而且國內增量氣價也下調0.44元,這將減輕下游的用氣成本,極大的刺激天然氣需求。”

中國油氣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毅軍認為:從遠期來看,與國外比較,中國的發展水平決定了未來國內的天然氣市場還有較大的空間,到“十四五”末期,發展到年市場消費量達到5000億立方米水平也完全有可能。

5月6日,中國國土資源部公布2013年全國油氣資源動態評價成果認為,我國天然氣資源潛力大于石油。截至2014年底,全國石油和天然氣分別累計采出62億噸、1.5萬億立方米,剩余可采資源量分別為206億噸、38.5萬億立方米。按照1111立方米天然氣折算1噸石油,天然氣剩余可采資源量約為石油的1.7倍,新增地質儲量90%以上為整裝、未開發儲量,進一步增儲上產的潛力很大,未來我國將進入天然氣儲量產量快速增長的發展階段。

目前,我國天然氣管網基本覆蓋全國除西藏以外的30個省、市、自治區,2014年管網總長達到8.1萬公里。LNG接收站已投產11座,總接受能力3840萬噸/年。地下儲氣庫已建成20座,形成工作氣量42億立方米。

21世紀人類將進入第三次能源轉型期,漫長的固體能源時代即將終結,21世紀將是氣體能源的時代。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