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以市場手段應對氣候問題

2015-8-21 10:14 來源: 財新網 |作者: 王力為

市場還是命令

財新記者:針對氣候以及污染問題,各國有多種手段可供采用,主要包括技術手段,市場、價格機制,以及命令加控制(command-and-control)——即指標分解、包干。如何看待這些手段的優劣?

華敬東:確實有很多辦法可以減少碳排放,比如如果不燃燒木頭,而是將其做成家具,就是一種貯存碳的辦法。另一方面,許多新能源形式和相關技術,如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等,都是應對氣候變化總體解決方案的有機元素。

我們不能選擇性使用某幾種手段,而是需要所有能用上的辦法,因為盡管各國做出了各種各樣的努力,全球還仍然沒能走在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的目標軌跡上。全球都需要向一個低碳的發展軌跡轉型,這是根本性的、更可持續的減少碳排放的辦法。

你提到的另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應該更多依賴市場、價格手段還是命令加控制手段。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解決方案事實上必須始于命令加控制。《京都議定書》就是目前全球層面的命令加控制:全球各國必須首先對碳減排目標做出一個承諾。

在這一約束的基礎上,各國協商確定各自的減排目標,比如中國到2040年碳排放水平會是當前水平的百分之多少——這包括總量和人均水平。然后,這一承諾水平進一步轉化成本國國內的碳價格,為發展、構建私人部門主導的、資本市場為主的綠色投資生態體系提供激勵,從而讓人們在作投資分析時考慮碳足跡方面的影響,引導他們做出更遵循低碳增長軌跡的決定。

所以并不是有了價格、市場機制,就可以不要這樣一個對于排放量的承諾。承諾和總量約束必須首先存在,然后可以選擇是希望通過碳稅、碳交易,還是兩者的結合,來“擠入”所需的融資。就像馬駿(注: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所說,“十三五”期間中國每年所需的投入是 2萬億人民幣。

不管是歐洲強制性的碳排放交易體系 ,還是加州的自愿性質交易體系,都首先需要一個排放上限(cap)。一個更可執行的上限必須是全球性的,即所有國家都參與的承諾。《京都議定書》并不是一個對所有國家都有約束力的協定——我們不必在這里提到這些國家的名字。投資者因而會對這一交易體系未來的可持續性產生懷疑,因此沒法致力于亟須的綠色投資。

因此今年是很重要的一年,聯合國氣候條約體系試圖在年底的巴黎氣候大會上達成一個對全球各國都有約束力的框架協定。這一全球層面的命令加控制,必須發生。

財新記者:在中國,一直以來主要使用命令加控制手段。當前不同部委對于使用市場手段還是命令加控制的手段看法有所不同。考慮中國當前的情況和發展階段,命令加控制是否還可行?還是應該主要依賴資本市場手段?

華敬東:在中國,污染,尤其是PM2.5是很嚴重的問題,所以發改委采取一些行政性的措施,如關閉一些工廠十分必要。但是這類措施更多是一次性的,如果要進入可持續的低碳發展軌跡,必須要有可持續的國家層面的政策

中國是《京都議定書》的成員,也將是領銜今年巴黎氣候大會談判的幾個主要國家之一。在基于商定的全球排放上限的中國排放上限承諾的基礎上,中國需要發展出一個市場價格體系。

無論是發改委還是央行都認識到,中國的經濟體系已經變得十分多樣化,30年前發改委可以很輕易地關掉一個工廠,現在則無法輕易這樣做了,私人部門已經在經濟活動中占到很大的比重。所以需要用市場體系,來給出正確的價格信號:在未來的低碳發展軌跡上,哪些產業經濟上是可行的,哪些不是。

假設可以在兩個水泥企業間選擇投資一個,其中一個較便宜,但污染較嚴重;另一個更貴,但采用了新型技術,碳排放量僅為前者的十分之一。你希望出現這樣的情境,即政府設立的全國碳交易市場內,碳的定價讓企業在做經濟回報分析時可以看到,通過將減排獲取的碳信用額(carbon credit)兌現,后一個企業的總體投資回報率更高。

換句話說,碳的定價要能讓企業在投資時選擇花20億元讓項目變得更環境友好,而不是只花10億元;而在十年后,總成本將能夠控制在 30億元,而不是環境不友好發展路徑下的50億元。這必須是我們的未來。

這一目標的實現,只能是通過一個完整的碳資本市場——不但要有即期價格,也要有遠期價格,讓市場可以知道五年后的碳價格。這也是綠色資本市場最有意思的地方,是關于發展整個光譜的碳資本市場工具,從而讓碳價格較容易反映到項目可行性中。

發改委和央行之間,目前來看并不存在很大的做法沖突,而是在這樣一個生態體系中的不同元素上努力。發改委在戰略層面,正在通過7個碳交易市場試點——預計在明年拓展到全國,來找到合適的碳價格;央行則力圖推動綠色金融生態體系的發展來支持碳市場發展。所以我覺得不同方面正在向同一個方向努力。

財新記者:所以我們正在邁向一個更多基于市場機制的解決方案?

華敬東:是的。

美國是傳統資本市場領域毫無爭議的全球領導者,我確信中國會成為綠色資本市場領域毫無爭議的領導者,因為中國對于這一問題高度重視,而且中國的市場規模足夠大——換句話說,中國有足夠的污染、或足夠的排放量需要削減。而這也意味著只有通過一個蓬勃發展的綠色資本市場,才能滿足中國的減排、治污目標。

這是令人興奮的。試著想象,如果中國成為碳資本市場的全球領先者,碳價格最終很可能會主要以人民幣計價。同時因為有足夠的融資,中國企業可以發揮帶頭作用,成為創新者,創造出不止對中國,也對全球有幫助的解決方案。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