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發電技術已成為全球新能源產業競爭焦點
李河君認為,薄膜發電技術作為一項重大的工程科技創新,已經創造了一個全新產業。它具有“高科技+能源”雙重屬性,既是技術密集型又是資本密集型產業,實現了先進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的創新結合。因其具有
市場規模大、產業鏈條長、產品更多樣、環境更友好、技術進步更快等五大特點,因而成為歐美國家“再工業化”進程中大力扶持的新領域。
據了解,目前,歐美日等發達經濟體正在加快薄膜太陽能研發,搶占技術和產業制高點。今年5月,歐盟將銅銦鎵硒薄膜發電技術納入其Sharc25項目開發,由德國太陽能氫能研究中心牽頭,集科研機構、大學及產業界之合力,目標是在2020年前將銅銦鎵硒(CIGS)薄膜電池的轉化率提升至25%。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前不久發布了研究報告,并呼吁美國政府轉向支持這種“面向未來”的技術。企業層面,在美國能源部等機構的80多億美元的金融支持下,美國First Solar的碲化鎘(CdTe)薄膜電池轉換效率一再突破,達到創紀錄的18.6%。德國老牌設備制造商Manz不久前宣布其量產銅銦鎵硒(CIGS)薄膜太陽能組件的轉換效率突破了16%。中國企業也認識到了薄膜技術的戰略意義。除了漢能,中國
建材宣布未來5年內打造10GW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生產能力,第一條年產300MW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線已于今年下半年在
安徽蚌埠動工。
當前,我國已經具備了大力發展薄膜發電產業的技術條件和產業化基礎,做大做強我國薄膜發電產業,對促進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