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發電技術有助于國家實現節能減排目標
李河君認為,除了拉動經濟增長外,薄膜發電技術也是環境友好型技術,生產使用零污染,有助于國家實現
節能減排目標,“倒逼”能源結構調整。
近年來,
節能減排和防治大氣污染工作越來越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2013年9月,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4年11月,我國宣布計劃2030年左右二氧化
碳排放達到峰值且將努力早日達峰,并計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2015年6月,我國宣布了總耗資高達41萬億元人民幣的履行溫室氣體減排承諾計劃。2015年9月25日,習近平主席和奧巴馬總統發表了《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表達了中國“走低碳發展道路的強烈信號”,3天后國家能源局發布《調增部分地區2015年光伏電站建設規模的通知》,增加530萬千瓦的裝機容量。雖然2014年我國的煤炭消費量實現首次下降,但目前我國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僅4.45億千瓦,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只有11.1%。要在今后15年內比例翻番,預計年投資額超過2.7萬億元,經濟代價和對結構調整的壓力都非常大。因此,大規模發展清潔能源產業將是國家的必然選擇,而薄膜發電產業將是實現這一目標最經濟、最高效的戰略選項。
在李河君看來,太陽能、風電等清潔能源的發展,正在“倒逼”我國電網企業改革創新。大規模發展清潔能源,將進一步加快我國能源結構調整和
電力體制改革的步伐。而且,從工程建設角度看,建設一座300萬KW裝機的水電站,至少需要8年才能完成;而要做到300萬KW太陽能發電,大概一年就可以建成,綜合投資效益顯著。因此,薄膜發電的大規模應用和實現平價上網,將會配合國家宏觀
政策,“倒逼”采掘
運輸、電力生產、建筑
建材等諸多產業節能減排、轉型升級,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和能源生產消費革命,進而保障國家能源獨立和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