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國管局副局長陳建明在會上致辭。 鐘欣 攝
中新網波恩11月7日電 (記者 彭大偉)當地時間11月7日,作為聯合國波恩氣候大會“中國角”首場活動,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國管局)在此聯合舉辦了“能效提升對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貢獻”邊會。
據波恩氣候大會中國代表團負責人介紹,近五年來,中國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為講好這一領域“中國故事”,本屆氣候大會中國角從11月7日起共安排約30場邊會。
圖為“能效提升對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貢獻”邊會對話現場 彭大偉 攝
國管局副局長陳建明出席當天上午的首場邊會并致辭。國家發展改革委機關服務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德國國際合作機構、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關人員進行了主題發言,并就“如何在全球范圍內發揮好公共機構的示范引領作用,更好地助力氣候治理”進行了交流討論。
陳建明指出,中國公共機構數量眾多,既是能源資源的消費者,也是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主體,在全社會綠色低碳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圖為中國角外觀 彭大偉 攝
據陳建明介紹,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公共機構
節能工作,將其作為一個特別的體系來專門部署。近幾年,國管局組織中國公共機構開展了綠色照明、綠色數據中心、既有建筑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等工作,創建了2050家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和1380家節水型單位。與2012年相比,中國公共機構的人均能耗、單位建筑面積能耗、人均水耗分別同比下降了12.85%、10.17%和12.62%。
陳建明表示,國管局已經制定了《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十三五”規劃》,為未來幾年的公共機構綠色低碳發展繪出了“路線圖”。到2020年,中國公共機構將在原有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的法律
法規和制度標準,推進依法管理和標準化管理。
圖為中國角內景 彭大偉 攝
來自世界各國的100余名會議代表參加了中國角邊會,并積極評價中國公共機構為節能作出的貢獻和成績。
中國角當天下午還進行了由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中促會)主辦,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國際合作促進會(民促會)協辦的“應對氣候變化,從你我做起”邊會,會上介紹了中國環保類民間組織的發展狀況及主要工作,并展示中國社會組織在提高公眾環保意識、保護環境、節能
減排等方面的成績和做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