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后《巴黎協定》時代應對氣候變化的方向:節能和提高能效是“第一能源”

2017-11-8 13:17 來源: CCEEE |作者: 桑晶

后《巴黎協定》時代應對氣候變化的方向:節能和提高能效是“第一能源”

第23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現場

第23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于本月6日在德國波恩召開。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似乎沒有往年那么熱鬧,既沒有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也沒有業內的熱議評述。在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橫生枝節的情況下,第23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將會面臨極大挑戰——如何才能協調各國適應新情況,并繼續按照各自承諾落實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達成的共識。

事件已經過去5個多月了,但是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定》給國際能源氣候進程帶來的陰影仍揮之不去。從全球范圍來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進程正處于一個動蕩的時代。“年光似鳥翩翩過,世事如棋局局新”,后《巴黎協定》時代,進程變化迅速,動向難以預料。記得今年6月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玫瑰園宣布退出《巴黎協定》時,北京正在召開一個與能源和氣候變化相關的國際會議,參會的美國同行在晚餐時留下了滾滾熱淚,他們有的人甚至表示要移民中國。特朗普的決定動搖了以《巴黎協定》為核心的國際氣候治理體制的根基,重創了國際氣候合作信心,也意味著美國明確宣示徹底放棄追求全球氣候治理的領導權。受到傷害最深的是一大批多年為應對氣候變化事業奮斗的美國仁人志士,他們中的許多人現已離開了美國政府體系,加入了民間機構以繼續從事應對氣候變化的工作。

面對當前國際能源環境復雜的形勢和狀態,人們是什么樣的心情?迷惘、惶恐、焦慮還是絕望?相信我們這個行業的每個人一定都有自己的答案。我們是彷徨猶豫,止步不前?還是堅定不移,勇往直前?值得慶幸的是,許多國家還在堅持走節能低碳發展的“陽關大道”,且“道路越來越寬闊,風景獨好”。

節能和提高能效是“第一能源”

后《巴黎協定》時代,各國都提出了大幅度減排的雄心計劃,在供應端的可再生能源短期難以等量代替傳統能源時,許多主要國家和經濟體把節能和提高能源效率放在了首要地位。中國發布了《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提出2030把能源消耗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煤以內,同時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歐盟提出依靠節能和提高能效,到2050年能源消費相比2005年下降32%~41%;德國提出到2050年能源消費相比2008年下降50%;日本大力推進全社會的節能工作,成為了人均能耗最低的發達國家。

國際能源署在10月初發布的《2017年能效市場報告》(IEA, Energy Efficiency Market Report)中指出,自2000年以來,由能效的提升帶來的節能量相當于歐盟2016年減少了12%的能源消耗。今年7月,國際能源署在巴黎主辦召開了第二屆全球能效大會。世界50多個國家的政府和能源領域代表參會交流,探討如何加速實施更好的能效政策,為各國人民帶來社會經濟和環境的綜合收益。追溯到今年5月,《G20氣候和能源促增長的行動方案》進一步強調節能和提高能效作為“第一能源”的重要性。節能和提高能效作為“第一能源”成為全球共識,是各國政府建設可持續能源系統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時至今日,學界對節能和提高能效作為“第一能源”所帶來的益處并沒有做過非常深入和系統的研究,最主要是因為缺乏關鍵數據的支撐,也沒有形成很好的評估方法學。但是人們普遍認為提高能效不僅是降低碳排放、應對氣候變化、防治環境污染和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能源發展目標的重要措施,更是促進經濟繁榮、建立可持續發展模式、實現世界低碳經濟轉型的核心需求和重要推動力。
 
節能和提高能效是應對氣候變化
實現2度溫控目標的基礎

巴黎氣候變化大會開啟了全球綠色低碳發展的新階段。《巴黎協定》指出的目標和方向,是人類發展路徑創新的新成果。到本世紀末實現2度溫度控制目標,需要采取積極的綜合政策措施: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大對非燃燒可再生能源和用于交通的液體燃料的替代品的支持力度,改善公共交通和城市規劃。學術界普遍認為節能和提高能效是加快溫室氣體減排的最有效途徑。與末端治理相比,節能和提高能效是短期內易于見效的最經濟的手段。發展替代能源相比是一種很好的方式,但是短期內還不能保障供給。節能和提高能效不僅是排放增長的“抑制劑”,而且能夠同時帶來污染物控制和溫室氣體減排的協同效應。國際能源署(IEA)研究表明,要實現到本世紀末將全球溫度控制在2度以內的發展目標,節能和提高能效的貢獻將達49%。因此全球在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達峰目標的進程中,要把節能和提高能效放在優先位置,堅持節能和提高能效是“第一能源”的理念,以最大的決心、最經濟有效的方式實現低碳發展。


節能和提高能效
是防治環境污染的關鍵

能源的生產和利用,特別是在未受到監管、監管不力或能源利用效率低情況下的燃料消耗,是迄今最重要的人造空氣污染物排放源。研究表明,85%的顆粒物和幾乎所有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都來自能源的生產和利用過程。這三種污染物造成了最廣泛的影響,它們一方面直接污染空氣,另一方面通過大氣層中的化學反應轉變成其他污染物。空氣污染每年會造成大約650萬人死亡,是繼高血壓、飲食風險和吸煙之后的人類第四大健康威脅。

國際能源署基于現有的政策和成熟技術,提出了改善空氣質量的“清潔空氣情景”戰略——到2040年期間可在常規情景的基礎上削減一半以上的污染物排放,而能源投資總額僅需增長7%(IEA, World Energy Outlook Special Report 2016:Energy and Air Pollution)。實現這一愿景,采取積極的能效政策,提高能源服務效率或以不涉及燃料燃燒的方式提供能源服務,避免污染物排放是一種有效的方式。具體措施包括:制定更高的能效標準,加大對非燃燒可再生能源和用于交通的液體燃料的替代品的支持力度,改善公共交通和城市規劃。若能實現國際能源署“清潔空氣情景”描繪的藍圖,人們的健康狀況會大大改善:到2040年,室外空氣污染造成的早亡人數會減少170萬,而室內污染造成的早亡人數會減少160萬。


中國的環境問題由局部到整體、由城市到農村、由單因素到多類型日趨交織復雜,霧霾呈現連續區域化的特征,水體和土壤嚴重污染,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積累已經達到較高風險水平。中國人在享受高速增長帶來的物質繁榮時,生命和健康卻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也許我們可以說中國與發達國家發展歷程相比,人均資源稟賦不足,石油、天然氣等優質能源資源保有量有限,實現以煤炭為主體能源的更替面臨著艱巨的挑戰,但這絕對不是開脫的理由。充分認識節能和提高能效可以大大降低治理大氣污染的成本,是解決霧霾的關鍵。

節能和提高能效
是促進經濟繁榮的重要手段

節能和提高能效能為經濟發展帶來可觀的效益,主要表現在促進GDP的增長、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減少政府花費和增加政府稅收,提高工業生產力等方面。研究表明,實施積極的能效政策可以使GDP每年增長0.25%到1.1%。每投資100萬美元用于節能和提高能效就可以產生8到27個年就業機會。節能和提升能效也被認為是一種減少政府花費以及增加政府稅收的重要方式。例如節能和提升能效可以減少政府在供熱、制冷和照明用能方面的開支;因為節能和提升能效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機會,減少了政府支付的失業金。粗略的估計,在歐盟國家,提高建筑能效可以減少300億到400億歐元的花銷,同時增加稅收和減少失業金支付達670億到1280億歐元。提高工業過程的能效對提高工業生產力極為重要。節能和提高能效可以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增加企業的利潤,提高產品的質量,改善工人的工作環境,同時減少運營和維修成本。研究表明,節能和提高能效可以使工業的生產率提高2.5倍(IEA, Capturing the MultipleBenefits of Energy Efficiency, 2014)。

大幅節能和提高能效就是我們要堅持的大道。“大道至簡,悟在天成”。展望未來,我們需要深入研究節能和提高能效在應對氣候變化、防治環境污染和促進經濟繁榮等方面的作用;制定實現聯合國2030可持續能源發展目標——能效倍增的路線圖,規劃過程的時間跨度和行動方案;完善國際能效合作的機制和體制建設,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共同努力。“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這樣的詩和遠方,這樣美好的世界,值得我們用艱辛、努力和奉獻去換取。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