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周前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中國表示,在過去五年中,中國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執行秘書帕特里西亞·埃斯皮諾薩 (Patricia Espinosa)在此間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對財新記者評價說,中國的表態傳達了非常清晰的信息,“我們將看到中國如何履行《巴黎協定》所規定的義務,這十分重要?!?/div>
埃斯皮諾薩說,中國在創新領域,以及不同層次和不同部門的公共
政策轉型領域處于國際領先地位,“中國真的有很強的領導能力,在國內把氣候變化
問題納入到一個非常全面和不可或缺的主流發展規劃中,此外中國非常愿意與其他發展中國家進行合作?!?/div>
“當然中國依舊有改進的余地,”埃斯皮諾薩補充說,比如與世界其他國家一樣,中國在如何將金融領域變得更為綠色方面面臨著挑戰,還有如何確保金融資源進入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項目。
茍海波說,綠色低碳發展是浩浩蕩蕩的國際潮流,中國會順應綠色發展潮流,并積極支持代表這一潮流的《巴黎協定》。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做好自己的事情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最大的貢獻。
“十九大報告也提出中國人民的夢想和世界人民的夢想息息相關,我們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一員,對其他發展中國家所經歷的氣候變化負面影響,也是感同身受的。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將繼續開展‘南南合作’,下一步我們還會做得更多。 ”茍海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