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聯合國波恩氣候大會“中國角”舉辦了四場邊會,涵蓋了林業、綠色低碳
交通、生態文明建設、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綠色低碳交通等方面內容。
在中國
碳匯基金會主辦的“生態服務價值的多元化探索促進綠色低碳發展”邊會上,來自碳匯基金會、老牛基金會、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世界自然基金會、世界資源研究所、
浙江農林大學等機構及有關企業的代表從荒漠化治理、生態系統服務、森林可持續經營等方面,通過理論和案例交流探討了林業領域應對氣候變化的進展。
交通
運輸部科學研究院、浙江省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合作中心聯合主辦的“發展中國綠色低碳交通與區域物流”邊會向各方介紹了中國綠色低碳交通發展的
政策和行動,并介紹了浙江省綠色物流發展的具體情況。來自德國國際合作機構的代表介紹了德國低碳交通發展情況。與會嘉賓就推動綠色低碳交通和物流的政策措施進行了深入交流。
在社科院、國務院參事室主辦的“生態文明:實現低碳和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框架”邊會上,與會嘉賓介紹了中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和進展,討論了對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看法。
在我委氣候司、科技部社發司與亞洲開發銀行聯合主辦的“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實踐與展望”邊會上,來自國家氣候戰略中心、西北大學、國際能源署、全球碳捕集與封存研究院、英國貿易能源與產業戰略部、挪威石油公司氣候與可持續合作部、加拿大國際碳捕集與封存知識中心的代表圍繞巴黎協定背景下CCUS的發展前景、經濟可行性、政策需求、商業模式和示范推廣等進行研討,并就最新技術進展、碳封存的監測與報告、碳捕集與封存成本、促進國際交流合作與知識分享進行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