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中國人均碳排放量高?看歷史累積才有意義

2019-12-23 10:33 來源: 柳葉刀

氣候技術高額成本 發展中國家無力支付


在氣候技術轉讓問題上的“拉鋸戰”一直持續,發達國家不愿轉讓氣候技術,因為這種低碳技術蘊含著巨大的商業價值。而發展中國家對這些技術需求極為迫切,又無法承擔購買成本,雙方沖突極為明顯。

根據《氣候公約》和《京都議定書》規定,發達國家有義務向發展中國家轉讓氣候技術,但是發達國家遲遲不付出行動。其理由是政府無權干涉企業私權,技術轉讓涉及的權利屬于私權。

公約的第四條第9項規定:各締約方在采取有關提供資金和技術轉讓的行動時,應充分考慮最不發達國家具體需要和特殊情況 來源:《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學者早已指出《氣候公約》和《京都議定書》對氣候技術立法語焉不詳,導致技術在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過程中陷于有法可依,卻難以操作的困境。因為難以操作,所以氣候技術轉讓的國際法目前僅集中在私法領域的國際知識產權和國際貿易法。“知識產權保護”與“氣候公約法”相比,發達國家肯定更愿意遵守前者。

結束語

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工業及經濟出于快速發展階段,由此產生了大量溫室氣體。與美國在“碳減排”責任上一直推諉甚至退出《巴黎協定》不同,自2012年起,中國開始積極承擔“碳減排”責任。目前,中國不但在植樹造林和退耕還林還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而且已經提前完成2020年碳減排國際承諾,即2020年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0%至45%。
1234567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