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活動造成的CO2大量排放,作為一種主要的溫室效應氣體,不僅因溫室效應引起環境變化,同時根據能量守恒定律也是一種資源的浪費。隨著人們認識的提高,科學手段的豐富,二氧化碳已經越來越多的被人類利用,包括CO2在
化工合成上的應用,如用CO2合成尿素、生產碳酸鹽、阿司匹林、制取脂肪酸和水楊酸及其衍生物、甲酸及其衍生物,以及天然氣、乙烯、丙烯、甲醇、壬醇、草酸、丙酯、一系列高分子材料、替代殺蟲劑等;CO2在農業上的應用,包括用CO2作為廉價的原料,可用于蔬菜、瓜果的保鮮貯藏,用于人工降雨等;CO2在一般工業上的應用,包括將CO2用于致冷劑、電弧焊接、油田注入劑、作工作介質利用地熱發電、食品添加劑等;制成超臨界CO2流體,取代一些有機溶劑等。目前常見的富CO2氣源有變換氣,油田伴生氣、食品發酵氣、石灰窖氣、高爐氣、轉爐氣,煙道氣、甲醇裂解氣等,并通過溫蒸餾法、膜分離法、溶劑吸收法和變壓吸附法等工業方法分離、提純CO2,以發揮更大的用途。例如, 2008年
北京奧運會前夕,北京熱電廠回收能力大3000t的燃煤電廠煙氣二氧化碳捕集試驗示范系統投產(2010年2月已累計回收二氧化碳3500t),2009年12月年捕集能力10×104t的全球最大的火電廠二氧化碳捕集項目在華能上海石洞口第二電廠建成投運[3];2007年10月
貴州化肥廠有限公司投入資金7000余萬元,在廠區安裝變壓吸附二氧化碳提純裝置,每小時可處理二氧化碳12×104m3 [4],使一個單純生產和使用化肥過程中產生二氧化碳和氧化亞氮的企業,變成了一個收集二氧化碳并轉化利用的一舉多得的企業,此舉二氧化碳的綜合利用對該企業對
碳排放額度需求的影響是很大的。如果該企業碳排放額度設x為需求數,y為供給數,下達給該企業的企業碳排放額度為a,企業總量排放為b,企業吸附利用為c,則當企業總量排放總量與企業吸附利用之差大于企業碳排放額度時,企業應該向
市場通過交易購買;反之,當企業總量排放總量與企業吸附利用之差小于企業碳排放額度時,企業應該向市場出售,其企業供給或需求為正負x=b-(c+a)。由此可見,碳
排放權的供需受到企業自身對二氧化碳綜合利用的影響。當然,自身收集和利用的監測需要政府主導下嚴格的審核程序通過才能抵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