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全國首例跨省環境公益訴訟案在重慶被受理

2015-4-12 11:53 來源: 法制日報

環評報告被指不科學不合法

污染事件發生后,建始縣政府委托環保部環境規劃院環境風險與損害鑒定評估研究中心對該事件作出了環境損害評估報告。

該報告認定,此次事件的污染物為乙基納黃藥,排放量58.14kg;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為250.94萬元。但未對土壤、地下水的污染后果及修復費用作出評估。

參與咨詢會的國家環境應急專家組首席專家、北京師范大學水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金生教授認為,法律明文規定采礦審批權應當在省環保廳,可能造成跨行政區域污染的,應當由共同上級環境保護部門作出審批。因此,當地政府為肇事公司批復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是無效和非法的。

此外,報告中的水生物損失評估結果不可采用,因為漁業等水生物經濟損失應當按照相應技術標準進行評估,污染物在水生生物中有無積累無法證明。因此,評估程序、評估方法不合法。

據重慶市環保局環境監察總隊總工程師龔宇介紹,報告還回避了地下水等問題,不能反應污染事件存在的長期潛在風險,因此該報告缺乏科學性。

環評報告違法與否與本案無關聯性

參與咨詢會的重慶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秦鵬教授認為,“環評報告違法與否與本案無關聯性,即便環評合法,也應當對污染行為承擔侵權責任。”法院可以發司法建議書,要求相關部門重新進行環評。

西南政法大學副教授張輝告訴記者,本案的審理不應以行政行為是否合法來審查民事行為是否對生態造成實質性損害,因為二者之間也無直接聯系。

環境和法律專家們還對該案選址涉及陸域問題、直接經濟損失與政府應急處理費、重慶方面劃分保護區是在湖北方面建廠之后,以及未按規定明確飲用水源保護區等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供專業意見。

專家咨詢機制有助于厘清復雜案情

萬州法院新聞發言人張德政對記者說,原告訴訟請求涉及環評、水體、土壤、生態環境恢復等專業事實認定問題。為客觀、圓滿審結此案,萬州法院日前主持啟動了三峽庫區環境公益訴訟專家咨詢機制。

專家們就肇事公司所通過的環評手續合法性和科學性、生態環境恢復的費用與范圍、我國在水污染制度頂層設計、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等方面的專業分析,有助于厘清復雜案情,為法院梳理案情、確定污染行為和因果關系提供了科學全面的意見。

萬州法院新聞發言人張德政告訴記者:“希望通過本案的審理推動法律、法規的完善;復雜案件引入專家咨詢機制,更好的落實公正司法,這是本案的最大價值。”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