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國工業經濟增長有所放緩,工業能源消費增速回落,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較快,完成年度
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幾無懸念。展望2015年,在工業經濟增長“新常態”下,
節能減排壓力有所緩解,“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有望完成。
對2015年工業節能減排發展形勢的基本判斷
一、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有望完成
2014年前三季度,我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國民經濟仍運行在合理區間。1-10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工業用電量保持增長態勢。能源消耗增長仍以工業為主。進入2015年,在工業經濟增長的“新常態”下,我國工業節能減排壓力有所緩解,“十二五”工業節能減排目標有望完成。首先,支持經濟平穩運行的發展條件和潛力比較大,各方對我國經濟增長進入“新常態”基本形成共識,工業經濟平穩運行時,通常不會出現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大幅反彈的情況。其次,“十二五”前四年工業節能目標任務的超額完成,將大幅緩解2015年工業節能減排壓力。第三,國家將對《大氣十條》等實施情況開展考核,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將在2015年繼續保持下降態勢。從環保部公布的2014年上半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看,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排放量繼續保持下降態勢,氮氧化物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了約5.8%,為2015年完成減排任務奠定了較好基礎。
二、四大高載能行業用電量比重穩中有降,結構性節能減排效果進一步顯現
首先,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的持續推進,四大高載能行業能耗比重有望在2015年穩中有降。“十二五”前三年,
化工、
建材、
鋼鐵和
有色等四大高載能行業能源消費量占全社會的比重一直保持下降態勢;2014年前三季度,四大行業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總量的比重為31.1%,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其次,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力度不減。2014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先后下發了兩批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企業名單,并就做好2015年及“十三五”期間淘汰目標計劃制訂工作下發通知。國家繼續推進淘汰落后產能的決心未變。第三,戰略新興產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十二五”以來,我國相關產業保持年均15%以上的快速增長。例如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累計裝機容量突破4億千瓦,繼續保持全球可再生能源利用規模第一大國地位。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判斷2015年結構性節能減排效果將進一步顯現。
三、西部地區節能減排形勢依然嚴峻,但部分城市和園區綠色低碳轉型提速
首先,西部地區節能減排現狀和總體進度堪虞,2015年節能減排壓力巨大。根據《各地區2014年前三季度節能目標完成情況晴雨表》,
海南、
青海、
新疆、
福建等4個地區預警等級為一級,節能形勢十分嚴峻;
陜西、
寧夏等2個地區預警等級為二級,節能形勢比較嚴峻。與“十二五”節能工作進度要求相比較,海南、青海、寧夏、新疆等4個西部省份預警等級為一級,陜西預警等級為二級。其次,西部地區仍處于工業化快速發展階段,工業經濟的快速增長必將帶動能源消費和污染物排放的增加。2014年前三季度,西部地區用電量同比增長6.8%,增速比上年同期下滑3個百分點,但仍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9個百分點,而東部、中部和東北地區的用電量增速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2015年能源消費增長“西快東慢”的格局不會改變。第三,工業和信息化部相繼啟動了區域工業綠色轉型發展試點和國家低碳工業園區試點,10座重工業城市和55個工業園區納入試點范圍,2015年試點工作將正式展開,必將有力地促進各城市和園區的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首先,一系列重要
政策文件連續發布,明確了2015年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目標和任務。國務院印發了《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2014-2015年節能減排科技專項行動方案》,批復了《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其次,國家將繼續對地方政府單位GDP二氧化
碳排放強度指標進行考核。2014年國家首次對地方政府進行相關考核,2015年我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要下降3.5%以上,加強考核不可避免。第三,
北京、上海、天津、
深圳、廣東等5個
碳交易試點省市完成了首次履約,碳
市場建設初見成效,預計2015年
碳市場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第四,剛剛發布的《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我國首次承諾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且將努力早日達峰,必將進一步促進工業領域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推進。總體上看,工業是我國碳排放的主要領域,2015年工業低碳發展將進入加速期。
五、史上最嚴環保法正式實施,工業領域污染物減排壓力空前
2015年1月1日起,被稱為史上最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簡稱“新環保法”)將正式施行,工業領域主要污染物減排力度將進一步加大。首先,“新環保法”將“使環境保護工作同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協調”修改為“使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徹底改變了環境保護面對經濟發展的從屬地位,環境保護成為我國的基本國策。其次,“新環保法”規定,改善環境質量的任務落實到了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同時也將建立責任追究制度。隨著監測、規劃、環評、標準、總量控制、許可證、環境訴訟、公眾監督等一系列配套制度的嚴格落實,將逐步把環境保護工作推上常態化、法制化軌道。新環保法還大幅增加了企業違法排污的成本,引入了“按日計罰”的經濟處罰措施,還可能對企業負責人直接實施拘留。第三,工業是污染物排放的重點領域,工業領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排放總量約為90%和70%,隨著環保執法逐步到位,工業領域污染物減排壓力將大幅提升。
六、節能環保產業保持高速發展,節能環保產品加快普及
首先,節能服務業發展邁上新臺階。“十二五”以來,我國節能服務業一直保持較快發展勢頭。其次,環保服務業發展進入新階段。“十二五”以來我國環保服務業的年均增速達到30%以上,2013年環保服務業總產值約為3300億元,預計2014年將超過4000億元。第三,綜合利用產業加速發展。根據《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年度報告(2014)》,我國目前資源綜合利用年產值達1.3萬億元,每年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量達20.59億噸,主要再生資源回收量達1.6億噸,回收總值4817億元,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綜合利用產業仍將保持較快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