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溫室氣體排放空間格局
Spatial Pattern of Chinese cities fluorinated 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s
含氟溫室氣體排放包括氟
化工行業HFC-23排放、房間空調HFC-410A排放、汽車空調HFC-134a排放、
電力行業SF6排放、電解鋁行業PFCs排放。
含氟溫室氣體和二氧化碳雖然都是溫室氣體,但其產生機理、排放過程和格局特征等方面和二氧化碳都有很大差異,甚至可以說全然不同。同時,含氟溫室氣體是一類氣體,包含許多種類氣體,各種類型的氣體又存在較大差異,使得含氟溫室氣體即便對于溫室氣體清單研究者來說,也有點霧里看花的感覺。
中國城市含氟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十個城市依次為:淄博、金華、泰州、贛州、聊城、鄭州、焦作、上海、西寧、
北京,其中前四名是中國主要的氟化工企業所在城市,第五至七名和第九名則是主要的電解鋁企業所在城市,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只有上海和北京是傳統意義上的“大城市”。
含氟溫室氣體排放來源的特點:點源和面源結合,點源集中在氟化工和電解鋁,單位面積排放強度巨大;面源排放強度則與人口分布、人均GDP分布高度相關。大部分空間網格含氟溫室氣體排放量低于1000噸二氧化碳當量。由于含氟氣體幾乎全部來自人為排放,房間空調排放的HFC-410A、汽車空調排放的HFC-134a、電力行業排放的SF6排放高值區基本重疊,都集中在人口密度大、GDP值高的區域,特別是城市群。人口密集大的華北平原、
四川盆地、汾河谷地、關中平原、江漢平原等地區單位面積(平方公里)含氟溫室氣體排放達到1000~2000噸二氧化碳當量,而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市群以及大多數省會城市城區等單位面積(平方公里)含氟溫室氣體排放量超過1萬噸二氧化碳當量,北京和上海等直轄市核心區單位面積(平方公里)超過5萬噸二氧化碳當量。較為特殊的是,來自氟化工企業副產物的HFC-23和來自電解鋁行業的PFCs呈現點源排放特征,因此HFC-23和PFC所在的網格點其含氟溫室氣體排放強度比直轄市中心也毫不遜色。如贛州的一個企業排放的HFC-23導致贛州含氟溫室氣體排放位列全國第四。一個網格點的排放強度超過40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高出普通城市網格點兩個數量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