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完首個履約周期
魏子杰和其團隊完整參與了全國碳
市場首個履約周期的全過程,他是國家能源集團龍源(
北京)
碳資產管理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國家能源集團既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產企業、最大的火力發電企業、最大的風力發電企業,也是最大的煤制油、煤
化工企業。對于這樣的企業,要談低碳轉型,在提升新能源資產比例的同時,做好碳資產的管理工作同樣重要,在
碳市場交易的配額規模不斷收縮的預期下,碳資產就代表著實打實的“真金白銀”。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魏子杰和團隊都非常忙,會一開就是一整天。2021年10月26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做好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碳排放配額清繳工作的通知》,宣告著第一個履約周期的相關工作的開啟。也是從這個月起,工作節奏變得更加緊張。
2022年1月20日,他對經濟觀察報記者回憶,“工作節奏從去年10月起就很緊張了,集團的電廠數量多,每個同事都要聯系十余家企業,每天都在和電廠、交易所、主管部門溝通,聯系企業準備采購資金,解答企業
問題,加班到晚上9、10點都是常事,直到完成履約。”
而針對企業的履約的準備工作開啟得更早,距離全國碳市場的正式上線一個多月前,大概從2021年6月份即開始著手準備,前期的基礎準備工作十分龐雜,魏子杰的團隊先后協助集團內企業進行賬戶開立、綁定、激活等等;10月開始著手制定交易策略及企業資金計劃;11月,他們一方面落實各電廠2019-2020年的排放量和配額量,另一方面協助缺口企業開立
ccer的賬戶,制定CCER抵銷的交易策略;11月底,再根據各省下發的履約通知書,正式啟動配額的交易工作,同時協助有條件的企業完成CCER交易。
按照生態環境部此前發布的要求,各地生態環境局需督促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盡早完成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配額清繳,確保2021年12月15日17點前本行政區域95%的重點排放單位完成履約,12月31日17點前全部重點排放單位完成履約。
在個別企業資金調撥遲緩的制約環境下,魏子杰的團隊最終提前10天完成集團所屬全部火電企業的清繳履約工作。
階段性的工作完成后,魏子杰并沒能閑下來,目前主要在做的事情是總結第一個履約周期的工作,同時已經開始為集團所屬火電企業進行2021年度的碳排放數據核算,開展數據質量檢查,并配合生態環境部的監督幫扶工作。
魏子杰說:“經驗總結工作正在進行中,第二個履約期還要看國家
政策的制定方向和出臺時間,提前做好交易準備,方案優化的方向是以最大程度降低企業履約成本。”
在他們的計劃表中,下一步將嚴格把控企業碳排放數據質量關,落實元素碳含量實測工作;履約策略要更具前瞻性,提前制定控排企業交易履約計劃,做好市場研判工作;豐富交易策略,更大范圍地使用CCER抵銷機制,發揮集團新能源項目開發優勢,廣泛開展配額和CCER置換,適時儲備低價配額;充分利用
碳金融工具,盤活企業賬面碳資產,最大限度降低企業履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