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以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條件下,經濟增長都是以一定的
碳排放為代價的;在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經濟水平之前,經濟增長與碳排放都會呈現正向線性關系。未來,我國經濟仍需保持合理增速來保障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能源消費仍將保持增長趨勢來支撐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同時,我國經濟體系還相對粗放,正處在向集約高效、技術知識密集型轉變的關鍵時期。因此,破解未來經濟發展與面臨的碳排放及資源環境約束
難題,實施生態文明建設、開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強化“雙碳”目標對高質量發展戰略的支撐與引領作用。
有關估算表明,實現“雙碳”目標需要數以百萬億元計的投資額。這些投資將服務于創造經濟發展新動能和開拓綠色發展新模式,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帶來巨大的經濟增長點和發展機遇。隨著“十一五”以來
節能減排工作的持續推進,我國進一步降低能耗強度的邊際效益在遞減、難度在增大。我們可以通過緊扣低碳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牛鼻子,完善
政策法規,改革管理制度,為培育壯大高質量發展的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提供良好的保障環境。(作者系
四川大學新能源與低碳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