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行業對投資的要求一般比較大,資金回報也比互聯網領域慢很多,對相關領域的投資人和想要進入雙碳領域的年輕人能否提供一些建議?
李俊峰:我們投資一個企業的時候,會從三個方面去看。一是它的發展對人類是否有益,如果有害再賺錢也不能支持它。二是做事的邏輯對不對,包括先后邏輯和產業鏈的完整性考慮。三是看管理團隊有沒有總攬全局的發展能力,即方向、邏輯和管理,三者缺一不可。
實際上,雙碳不是一個領域,碳達峰、
碳中和是一個經濟和社會的系統性變革。它既包括了能源轉型,也包括了工業、農業、建筑、
交通等等,甚至包括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每一個領域都可以為實現雙碳目標做貢獻。所以說不一定去做電動汽車、新能源就是唯一投身雙碳的路徑,在其他領域照樣可以為實現雙碳目標做貢獻,比如在能源服務、服裝設計,不一而足,包括日常生活選擇,都可以為實現低碳轉型做貢獻。
雙碳目標不是一個顛覆性的革命,它是一個漸進式的轉型過程,因為它沒有改變人類生活的基本物質需求,吃穿住行基本需求也不會改變。只是在提高這些物質條件的過程中,盡可能地減少它的環境影響和
碳排放。比如燃油汽車變成了電動汽車,住的房子、穿的衣物,用上了可循環的材料,吃的食物減少了甲烷排放等等。
實現雙碳目標也包含了各種技術的創新與變革,比方說光伏大部分來自于半導體、
電力、電子行業,風力發電來自于機械制造行業,電動汽車除了傳統的汽車制造之外,還有電化學技術領域,這些領域都要按照碳中和的思維,進行工藝技術的創新與變革,努力消除自己的
碳足跡,這些都是對碳中和的貢獻。
所以,可以投身任何一個行業領域,但是把低碳的理念植入到每個領域和技術行業里,都可以為雙碳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