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我國將進入后工業化的經濟增長階段,是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實現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時期,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深化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邁向和進入新常態,各項改革日益深入,環境保護面臨重大轉型和改善機遇。統籌謀劃“十三五”環境保護的目標指標,任務措施和制度保障,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和建設美麗中國的重大舉措,是促進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發展、邁向中高端水平和實現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基礎支撐。“十三五”時期是我省轉型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我省環境保護工作持續深入、環境保護規劃著力解決重大
問題的戰略機遇期。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挑戰,科學編制我省“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及其各專項規劃并有效實施,對全面推動“十三五”環境保護工作,服務我省國民經濟社會快速、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走出一條具有
甘肅特色的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互促共進新道路,努力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建設美麗中國的美好愿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進一步厘清工作思路,系統推進規劃前期研究和編制工作,秉持“開門納諫、集思廣益”的精神,結合國家“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編制思路和要求,為確保按期、科學的完成我省“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特制定本規劃工作方案。
一、規劃編制背景
(一)“十二五”規劃實施情況
根據我省實施《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中期評估、年度調度以及會同省發改委開展的《甘肅省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中期評估》情況來看:“十二五”前三年,我省緊緊圍繞生態文明省建設,立足甘肅省情,認真落實國家支持甘肅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
政策措施,在鞏固深化“十一五”
減排成效基礎上,以“削減總量、調整結構、改善質量、防范風險、加快轉變”為主線,以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為手段,以污染減排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為抓手,以解決危害群眾健康和影響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完善環境法制,強化環境監管能力建設,依靠科技進步,發展環保產業,加大環保投入,強化政府責任,鼓勵公眾參與,建立環保長效機制,全力落實各級環保規劃確定的目標、指標和重點任務,努力實現“改善環境質量、優化經濟發展、保障環境安全”的目標。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直有關部門和全省各市(州)的共同努力下,全省環境質量基本保持穩定,減排工作扎實推進,突出環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重點領域環境風險防控能力逐步加強,環境保護基本公共服務逐步完善,環境保護相關政策穩步實施,環境監管能力明顯增強,自然生態建設和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走出了一條具有甘肅特色的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互促共進的新道路。
(二)“十三五”環保工作形勢
1.我省目前存在的問題及壓力
雖然我省在環境保護各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諸多問題。環保投入不足,環境質量治理、飲用水安全保障、重金屬污染防治任重道遠;環境監測基礎、化學品安全監管、醫療廢物有效處置尚顯薄弱,環境風險管理措施仍需進一步加強;重點行業減排空間日益縮小;農村環保工作形勢嚴峻;偏重、偏大工業結構和主要依賴少數大企業帶動經濟增長局面尚未改變。在全國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依托豐富的資源優勢,我省成為中東部企業產業轉移的優先戰略區。隨著承接產業轉移的步伐和力度的加大,我省環境資源承載力和治污控污能力方面將面臨巨大的挑戰,經濟結構調整和環境保護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2.“十三五”規劃的時代要求
“十三五”規劃的編制與之前八個規劃的時代背景差異很大,具體表現為“一個歷史坐標、兩個檢驗標準、三個根本基礎”。
(1)一個歷史坐標:即十八大提出的在建黨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和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等五大指標。這個歷史坐標,要求必須科學謀劃“十三五”目標指標,既要滿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新要求,還要腳踏實地、能夠達成。
(2)兩個檢驗標準——編制“十三五”規劃的立足點和著力點。
Ⅰ.人民群眾是否滿意。堅持以人為本,認真回應人民群眾的迫切愿望,切實維護群眾環境權益,以群眾的客觀感受作為檢驗環保工作的關鍵標準;Ⅱ.生態環境是否安全。以民族長遠發展的環境支撐和保障能力的提升作為檢驗環保工作的基本標準。
(3)三個根本基礎:
政治基礎: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機構改革,這是編制“十三五”規劃的政治基礎。
法律基礎: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圍繞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加快推進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實現最嚴密的法治,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這是編制“十三五”規劃的法律基礎。
經濟基礎:新常態。新常態意味著中國將適當的放松經濟增長速度的目標,逐步將焦點集中于經濟增長質量的提高。中國將進入經濟結構更加優化,經濟增長質量逐步提高的新模式之中。這是編制“十三五”規劃的經濟基礎。
此外,大氣、水和土壤三大行動計劃提供了堅強工作基礎支持,“十三五”規劃編制將與三大行動計劃有機銜接,確保工作安排、任務落實和技術環節無縫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