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十三五”規劃聚焦的重點領域和方向
(六)籌劃重大工程、項目
一是聚焦重點領域,設計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圍繞規劃重點領域和監管重點,以大工程帶動大治理,特別是能夠對環保工作全局性有巨大推進效益、操作性強的重大工程。做到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十三五”規劃聚焦的重點領域和方向詳見附件1表1)
二是動員各層面力量,全方位提高項目實施水平。加強重大環境工程的篩選,可考慮納入各級政府項目庫優先實施。在規劃實施評估時,將重大環境項目實施納入評估范疇。做實環保工程設計與評估,建立企業為主、社會積極參與、政府有效監督的實施機制。
三是多種渠道籌措工程項目資金,實現環保投資多元化。要保持政府環保投入的主體地位,做實“211環境保護”預算科目經費,提高新增財力政府預算中環保投入比重。編制綠色投入產出表,將區域環境狀況作為實行財政轉移支付的重要因素。建立回報機制,推動更多社會資本進入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經營領域。以合同環境服務、BOO、TO和PPP等模式創新緩解政府一次性資金籌措壓力。完善有關
政策,引導社會投資環保。
四、保障機制、技術路線及規劃體系
(一)規劃編制實施的保障機制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成立規劃編制領導小組,建立分工明確、責任落實、溝通暢通的規劃編制工作體系。要尊重群眾首創精神,問計于民,集思廣益,充分借用外腦,最大程度的匯聚民智。要加強與發展改革、財政、工信、農業、水利等部門的協調與溝通,切實落實好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共同推進規劃編制工作的順利進展。
二是加強與國家規劃、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規劃的銜接。按照下級規劃服從上級規劃、專項規劃服從總體規劃的要求,進一步加強與省“十三五”總體規劃綱要的銜接。要在戰略、目標、指標、任務、措施、工程、政策等各個方面,建立與《國家“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的銜接關系,分解落實國家規劃的目標、指標、任務、措施,在約束性、預期性指標以及規劃的整體性上保持與國家規劃的一致性與延續性,爭取規劃提出的項目能納入國家規劃。加強與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以及發展改革、水利、國土資源、建設、農業、林業、科技、信息業等相關領域“十三五”規劃的銜接。主動做好與其他相關規劃的銜接工作,保證規劃編制的整體性和協調性。
三是強化規劃落實和實施。強化規劃目標、任務、工程、政策的內在聯系,注重規劃目標、任務的可行、可達、可分解、可評估、可考核,明確主體,強化保障。在“十三五”規劃中應針對我省的實際情況制定與經濟發達省份有區別的污染控制措施。加強調查研究,認真做好規劃編制工作,按時、保質完成規劃的編制任務,確保我省“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能夠服務于全省的國民經濟社會快速、協調、可持續發展。在規劃編制和印發階段及時做好分部門、分區域、分市(州)的目標任務分解。
(二)規劃編制的技術路線
通過文獻調研、專家咨詢、公眾參與,系統總結我省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重點任務實施、規劃目標完成情況及規劃編制工作的經驗和不足,分析環境保護發展趨勢,并通過已經開展和正在開展的各類環境保護規劃和規劃環評工作,提出我省“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編制體系方案(包括橫向銜接和縱向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