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3-27 10:53 來源: 《世界農業》 |作者: 趙 丹 吳林海 徐立青 王曉莉
一、國內外碳標簽的使用
碳標簽是將產品從原料、制造、儲運、廢棄到回收全過程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用量化的指數標示在產品的標簽上,以標簽的形式告知消費者產品在整個生命周期過程中釋放的溫室氣體的總量,即碳足跡。而作為既能直接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和生產者的生產決策行為,又能透明碳排放來源,并能促使生產者盡快采取清潔生產行為措施的碳標簽目前已備受關注。中國是世界第一大煤炭消費國,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國家之一。從2006年開始,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溫室氣體排放大國。因此,在全球日益關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中國的未來發展將面臨碳減排、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等多重壓力。
1.國際碳標簽的使用
碳標簽作為既有效約束生產者的碳排放,又能有效引導消費者低碳消費的工具在發展低碳經濟的背景下應運而生。英國標準協會、節碳基金等于2008年10月發布了碳足跡 (Carbon Footprint) 標準PAS2050,旨在為碳標簽的實施提供依據。卡西諾(Casino)、特易購(Tesco)和沃爾瑪(WMT)等多家公司已試行PAS2050標準,在相關產品上加貼了碳標簽 。同時國際標準組織開始討論將PAS2050標準轉化為ISO標準的可能性。到目前為止,全球已有日本、法國、美國、瑞典、加拿大、韓國等12個國家和地區,頒布了關于碳排放的法規,在其國內企業推行碳標簽制度。世界1 000多家頂級買家已接受低碳理念,要求綠色供應鏈,其中包括聯合利華、屈臣氏、Dell、Apple、可口可樂、耐克、BP等。世界零售巨頭沃爾瑪要求10萬家供應商必須完成碳足跡驗證;瑞典家具巨頭宜家要求供應商貼上碳標簽,非低碳產品或缺少碳標簽產品,將意味著無法進入這些跨國公司的采購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