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看午夜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国产在线视频/欧美性福利/果冻传媒91制片厂演员有哪些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粵府〔2015〕56號]

2015-6-12 15:50 來源: 廣東省人民政府

推進綠色低碳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九、推進綠色低碳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一)合理規劃建設綠色生態城區。在城鎮新區建設、舊城更新和棚戶區改造中,強化綠色節能環保理念,建立包括綠色建筑比例、生態環保、公共交通、土地集約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再生水利用、廢棄物回收利用等指標的綠色建設規劃指標體系,積極引導綠色生態城區建設,大力發展綠色建筑和低碳便捷的公共交通體系,提高城鎮供排水、防澇、雨水收集利用、供氣、環境等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二)推進新能源、分布式能源建設。逐步改變能源發展方式,將分布式能源建設作為改善能源結構、促進節能低碳的重要發展方向,推動能源可持續發展。在城市的不同功能片區,有選擇地制訂分布式能源專項規劃,以城市新區、中央商務區、工業園區等為重點發展分布式能源,建設綠色低碳環保城市。統籌安排工(產)業園區熱電冷聯供和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電廠余熱利用、區域供冷等項目建設,提高清潔能源應用比例和能源利用總能效。工業園區和產業聚集區根據區域集中供熱供冷建設規劃,以及用熱用電用冷需求、資源條件、環境、經濟性等因素,合理選擇集中供熱供冷方案,實現供熱供冷用能清潔經濟高效。工業園區大力發展利用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開展生物質能利用研究,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費比例。推廣綠色照明,提高城市節能減排的管理水平。

(三)推進海綿型城市建設。各地應根據當地自然地理條件、水文地質特點、水資源稟賦狀況、降雨規律、水環境保護與內澇防治要求等,合理確定低影響開發控制目標與指標。推廣應用低影響開發建設模式,最大限度地保護原有的河流、湖泊、濕地、坑塘、溝渠等水生態敏感區,嚴禁違法圍填河道和湖庫,按照占補平衡的原則保持水域面積不減少,增加可滲透地面面積,維持城市開發前的自然水文特征,建設具有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功能的海綿型城市。積極創建國家海綿城市試點。到2020年,珠三角及沿海地區城市的水域面積不低于10%,山區城市不低于6%,硬化地面中,可滲透地面面積比例不低于40%。

(四)推進城市綠色物流配送體系建設。適應居民消費方式的變化及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趨勢,優化物流配送中心布局規劃,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功能,建設配送網絡平臺,構建資源集約、低碳高效、功能完善、保障有力的城市配送體系。逐步完善區域物流布局,加強農產品批發市場、商貿網點和物流園區等城市貨運(物流配送)設施、節點建設,規劃建設一批樞紐型的現代物流園區、配送中心。廣州、深圳等中心城市加快現有城市配送設施規劃整合和改造升級,開展大型公共配送中心試點建設,鼓勵企業共享自由配送設施。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